【新春走基層】

貴州畢節黔西縣化屋村:昔日貧困村 今朝大變樣

2021年02月18日13:1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21年2月4日,村民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刺繡。史開心 攝
2021年2月4日,村民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刺繡。史開心 攝

地處烏江南北源交匯處的化屋村是黔西縣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苗族村寨,原來由於交通不便,加上石漠化嚴重,化屋村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6.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化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脫貧之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由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環境美、產業強、群眾富的生態旅游村。

走進黔西縣化屋村,玉帶般的公路在山間環繞,一座座獨具特色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旅游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招牌”,然而過去由於群山阻隔,加上石漠化嚴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我們化屋村交通特別的不方便,村民出去的時候都要走手扒岩,手扒岩非常的危險,當時我們村民種植養殖都非常的困難,種了養了都拖不出去。”化屋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興江告訴筆者。

在黨的一系列扶貧政策特別是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等惠民工程支持下,解決了當地飲水、就業、教育等問題,讓當地苗族同胞住上了新居,告別了貧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化屋村還通過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創辦民族刺繡扶貧車間,吸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近就業,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現在黨的這個政策特別的好,又給我們修了這麼漂亮的房子,又在下面整得這個車間,給我們提供了就業,又可以照顧家裡,又可以照顧孩子。”黔西縣化屋村村民趙鬆高興地說。

同時,化屋村還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打造了20多家農家樂和精品民宿,讓當地農戶吃上了旅游飯。

“原來我們老百姓過的生活特別辛苦,現在路也通了,又發展鄉村旅游,像我現在自己開了一家農家樂,每年的收入都是在十多萬元以上。”新仁鄉化屋村村民楊長富告訴筆者。

如今的化屋村,風景優美、產業興旺,民族特色刺繡、生態養殖烏雞、經果林套種中草藥、鄉村旅游業等產業風生水起,老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好。(祁德超 熊朝光)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