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2月2日,貴州省級科技特派員楊正熙、楊桂蘭到黎平縣尚重鎮美德村開展產業發展調研,深入群眾家中了解水稻種植並收集一些稀有禾糯種子。 |
近日,黎平縣科技服務中心組織省級科技特派員到深度貧困鄉鎮、貧困村,調研產業發展現狀和農業技術需求,為制定科技特派員精准服務詳細方案提供決策依據,努力做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南板藍根喜溫暖潮濕、半蔭的氣候環境,適宜在山地林緣較潮濕的地方生長,栽培管理好每年能收割兩茬。一般2月底3月初移栽,在伏旱來臨之前收獲第一茬,10月底11月初霜期來臨之前收割第二茬。”
2月2日,在省級科技特派員調研尚重鎮產業發展座談會上,省級科技特派員、黔東南州科學院高級農藝師楊桂蘭耐心地向前來參加座談會村民詳細講解了特色產業南板藍根種植技術。並詳細了解宰蒙村關於在獼猴桃基地套種板藍根,建設高山精品水果的規劃。
“今天,我帶來的幾個問題都得到了一一解答,我很高興。科技特派員的指導讓我更加堅定發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宰蒙村黨支部書記楊再君聽了楊桂蘭解釋后,滿足地說。
隨后,省級科技特派員楊正熙介紹深入尚重各村寨調研后,擬成立“牛耕部落”生態農業合作聯社,整合打造農文旅系列有牛高品質山地農特產品,更是讓各村村干部受啟發,心靈得到觸動。現場組建了“尚重鎮科技助力產業發展”微信群。
2月2日當天,省級科技特派員調研大稼鄉產業發展座談會也如期召開。來自貴州省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省刺梨專班成員楊恩林高級工程師,介紹黎平縣耕地富硒表層土壤的空間展布特征,並准備在大稼鄉試種刺梨,大稼鄉大稼村黨支部書記楊光富現場表態,要用自己耕地來試種刺梨。
“我們這次調研,看到了黎平縣部分村鎮產業發展的狀況,了解了后續需要解決什麼、指導什麼的具體問題。接下來,科技特派員將發揮好橋梁作用,用好省科技廳選派到黎平科技特派員整個團隊的資源,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產業發展中的技術指導,幫助群眾解決產業發展問題,助力他們的產業發展。”科技特派員楊恩林說。
據介紹,2021年省科技廳共選派33名科技特派員到黎平縣開展科技服務,來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安徽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貴州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等12個高校院所和農林部門,覆蓋油茶、茶葉、中藥材、食用菌、水稻、園林、植保、食品加工等產業。2021年以來,開展調研9場次,收集技術需求和問題92條/個,收集地方特色品種光禿糯、黃色千裡香等,開展“冬季充電”專題培訓5場次160余人。(文/圖 黎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