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湖區素有“現代都市·濱湖花城”的美譽。作為貴陽市最年輕的城區,煥發著朝氣蓬勃的向上生命力。回眸“十三五”,一張文體旅融合大發展的答卷在觀山湖這片熱土上奮力書寫。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五年來,觀山湖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加強文體旅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加強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利用,積極探索文化旅游創新舉措,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體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百姓休閑選擇多
初冬,在觀山湖區帝景傳說小區,室外活動場地十分熱鬧,“這裡比較寬敞,是我們老年人的‘娛樂陣地’,成為大家開展體育鍛煉、排練節目、下棋、練書法的首選場所,這裡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充實。”談及小區裡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居民吳大爺說道。
近年來,觀山湖區因地制宜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大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衡化。2019年底,全區通過打造村(居)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實現各村(居)文化宣傳、黨員教育、體育健身等各類公共服務平台及資源的整合提升,真正做到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裡”和資源最大化利用。
體育事業作為觀山湖區“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目標得到了長足發展。如今,觀山湖區基層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極大程度改善了群眾的健身環境。截至2020年底,全區各鎮已實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各街道辦事處100%建有體育健身設施,各類體育場地超52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1平方米以上。此外,觀山湖生態體育公園、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二期基礎建設的完成,“世界電子體育中心”的落戶,還將進一步滿足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激發全區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文化力量扎根基層 豐富百姓生活
“硬件”有了,“軟件”也不可或缺。五年來,觀山湖區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目標,以重大節假日、傳統節日為契機,在全區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並結合區域特色文化,精心策劃、積極開展“一區一品”文體賽事,讓更多人享受到發展成果、感受到文明和諧、參與社區建設。
2020年11月落幕的“共享新時代·全民健身貴陽行”之“富美鄉村行”系列惠民活動,通過舉行“插秧”比賽、螃蟹運糧賽跑趣味運動會,8.4公裡徒步行,太極拳、廣場舞表演等市民喜聞樂見、共同協作的健康運動方式,在促進身心健康的同時,進一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豐富市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像這樣的文化惠民活動在觀山湖區已成常態。自2018年以來,該區不僅自主創辦了廣場舞邀請賽、“愛心觀山湖”旅游文化節體育舞蹈國際藝術節等文化品牌系列活動,還創作了一批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先后斬獲了2018年貴陽市第七屆百姓健康舞大賽一等獎、團體優秀獎﹔2019筑城廣場市民才藝大賽舞蹈賽第一、二名,才藝賽團體三等獎等多項獎項和榮譽。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全區共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文體活動、比賽300余場,觀看人數累計達15萬余人,參與活動的群眾及演員6萬余人,進一步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傳承歷史文脈 “盤活”文化資源
見到張禮俊時,他正在為患者進行點穴治療,2020年11月,他憑借“張氏配穴法”被評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能讓文化經久不衰,張禮俊所代表的是對傳統非遺技藝的傳承,與之相應的創造和創新則是文化保持活力的秘訣。
2020年初,觀山湖區舉辦“我們的中國夢·愛心觀山湖”暨“非遺大過年”迎新春三下鄉擁軍文藝演出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和活躍了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朱昌鎮“非遺進校園”蘆笙花鼓舞培訓班的正式開班,也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非遺”的種子,讓他們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此外,近年來,觀山湖區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目前,全區共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家,已全部落實文物保護“四有檔案”制度,並對74處文物保護單位及“三普點”安裝保護文物標識碑。全區擁有非物質遺產代表性項目11個,其中,省級項目2個,市級項目8個,區級項目1個。
點面結合齊發展 “全域旅游”新格局
“每年夏天,我都會自駕帶著家人到觀山湖區住上一段時間,這裡氣候涼爽,環境舒適,很宜居。”來自黔東南州的楊燕表示,“這裡交通便利,天朗氣清,早上陪爸媽到公園晨練,下午還可以去周邊的農家樂郊游品美食。”
完善旅游業態、提高旅游品質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環。 “十三五”期間,觀山湖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旅游業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從基礎設施、核心產品、融合發展等方面出發,著力打造城鄉聯動、多元發展的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特色民宿、研學旅游等高質量旅游產品體系,全面增強旅游發展新動能,使發展成果惠及各行各業,構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五年內,全區旅游接待游客從455.45萬人次增加至979.51萬人次,旅游收入從53.65億元增長至134.53億元,旅游人數翻番,旅游業收入呈2.5倍增長。
金華鎮翁井村田園農耕、草莓採摘,百花湖鎮生態農庄,九龍山賞日出雲海……如今的觀山湖區景點眾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紛至沓來。
未來的觀山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下一步,觀山湖區將繼續以文化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引擎,踏著轉型升級發展的時代節拍,凝心聚力、奮勇爭先,奮力迎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春天。(文/葉舒 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