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拉片村:“3335”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20年12月18日14:5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拉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架構。
拉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架構。

近年來,荔波縣拉片村結合村情實際注冊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核定資源資產972.35萬元,通過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爭資金、做文章、找出路,創新“3335”工作模式(即用活“三人”,健全“三制”,盤活“三資”,做活“五變”),以旅游產業為主導,探索“黨建+旅游+文化扶貧”的發展模式,“村社合一”工作得到有力推動,村集體經濟迅猛發展,年收入突破100萬元,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有啟示意義的新路子。

用活“三人”配強人才隊伍

精挑“當家人”。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精挑“當家人”,通過組織推薦、個人自薦和群眾舉薦,經法定程序把一批“懂產業、會經營、善管理”的能人選入村“兩委”和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當家人”,著力提升村“兩委”和股份經濟合作社業務能力水平,拉片村黨支部書記(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和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理均為組織選派的產業發展以及項目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青年干部。配強“駐村人”。依托村裡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將鄉村旅游作為支柱產業,縣、鄉兩級精准選派駐村工作隊員,從縣人大選派熟悉拉片村情和瑤族文化的科級領導作為脫貧攻堅隊長,從縣文旅局選派12名干部作為駐村隊員,幫助村“兩委”和股份經濟合作社理清發展思路,謀定發展布局。育強“帶頭人”。搭建扶貧車間、創業地基等創業平台,引導、鼓勵和扶持農村知識青年、農民工及鄉賢人士返鄉創業帶富。採取“村合作社+協會”的傳幫帶以及組織實訓等方式,培育陀螺協會、服飾協會、斗鳥協會、扶貧車間、種養殖能手等創業帶富人員共40余名。

健全“三制”規范運營管理

健全運行管理機制。通過支部領辦股份經濟合作社,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選優配強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監事會,依法選舉產生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總經理,不斷規范完善村級管理機制。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實施合作社純利潤的5%作為村兩委及合作社管理人員績效獎金,剩余部分70%用於股東分紅,20%作為合作社公積金(滾動發展資金),5%作為村集體公益事業基金的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發展成效直接同村支兩委、經營管理人員、社員的利益挂鉤,提高其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制度保障。健全民主監督機制。實行民主決策制度和獨立財務管理,聘請專業財務人員進行財務管理,同時合作社監事會、村委監督委員會、民生監督員加強對合作社運行情況和財務管理的監督,定期將各項經濟往來、費用開支、資產負債、債權債務、財務計劃、承包合同、分配方案等向社員進行公示公開,自覺接受監督,保障社員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盤活“三資”激活發展動能

盤活優勢資源。依托瑤山獨特的白褲瑤民族文化資源,採取民族文化資源入股和勞務輸出方式,組織群眾在瑤山古寨景區務工,從事導游解說、文藝表演、農家場景展示、保潔、安保等工作,在豐富瑤山古寨旅游業態、規范景區運營的同時,又能解決群眾就近就業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瑤山古寨公司每年將門票收入的10%(約10萬元)分紅給合作社。通過勞務派遣140名群眾在瑤山古寨景區工作,合作社年收入約5萬元。盤活閑置資產。將閑置的村辦公房、空置商鋪、產業基地、集體土地等集體資產進行盤活,通過資產入股,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5余萬元。盤活扶持資金。積極謀劃產業發展和爭取項目資金,統籌扶持資金928萬余元,採取資金入股分紅模式,扶持帶富能人和產業龍頭企業,著重發展做大旅游產業和民族旅游商品開發,在夯實旅游主導產業發展的同時,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每年通過資金入股分紅收益69萬余元。

做活“五變”引領多元發展

村落變景區。以民族文化為重點,村“兩委”及合作社向上積極對接、向下靠前服務,配合瑤山古寨景區提質擴容項目實施,對拉片古寨傳統村落風貌進行修復和提升,完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將傳統村落改造升級為旅游景區,2020年5月成功將瑤山古寨打造成為國家4A級景區,使民族文化旅游成為拉片村主導產業。技藝變技能。開展猴鼓舞、陀螺、瑤繡、粘膏染、瑤陶等非遺文化培訓,做好瑤族非遺文化傳承,同時創建扶貧車間、陀螺協會、服飾協會等平台,暢通民族手工藝品產銷對接,使群眾技藝變技能,擴寬群眾就業渠道。通過“合作社+協會+群眾”模式,建成瑤繡、陀螺、陶藝等扶貧車間24間,直接解決群眾就業130人。民房變客房。採取“合作社+公司+農戶”“合作社+能人+農戶”的模式,將13棟農戶老舊樓房流轉改造成民俗客棧,讓13戶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搭上“旅游車”,吃上“旅游飯 ”。群眾變演員。圍繞瑤族文化和旅游景區開發,打造瑤族文化寫生基地,吸引高校藝術師生及繪畫愛好者採風寫生,與70余所高校達成合作協議,80余批次師生2萬余人到村裡寫生,直接提供穩定就業18人,30余名群眾在瑤山古寨景區從事農家場景工作,組建瑤族文藝表演隊3支80余人在景區進行民族實景演繹,聘用瑤族群眾擔任模特3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余元。產品變商品。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訂單旅游商品,引導和激勵群眾從事農特產品、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和創意手工藝品開發,450余戶600余名群眾在景區、扶貧車間、寫生部落發展農特產品、手工藝品加工和銷售,推動農家產品變商品,滿足游客需求,實現增收致富。(文/圖 李宣博)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