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丨何明德:產業讓我家脫了貧

2020年12月08日09:3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我叫何明德,今年56歲,家在蝦子社區,說起我家的脫貧事,最大的攔路虎就是“病”,周圍鄰居都知道,我家四個子女中,20歲的女兒小時侯發燒導致智力障礙,32歲的兒子有殘疾,而我的妻子又有長期慢性病,我便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長期以來,我一邊撫育子女,一邊照顧妻子,曾經以為這輩子就這樣苦下去了,但這幾年,我看到了希望。

2014年,蝦子社區了解到我家的境況后,把我納入了建檔立卡戶,以前,妻子、女兒看病就醫雖然有報銷,但仍有大部份需要自費。上個月,我去醫院開藥,總費用是100多元,報銷過后,我隻付了10多塊錢!生活很難,但國家政策很好,村裡還給我找了“護林員”的公益性崗位,一個月有800元,一年下來有9600元,這筆錢能解決我家很多難題,而且不用出遠門,就在家附近,活兒也輕鬆。

有了政府的關懷與保障,我發展產業更有底氣。2014年,我通過發展50畝經果林,有了2萬多元的收入。而且,我每年都會養六七頭豬,每年3萬多元的收入讓我家在2016年脫了貧。

2019年冬季凝凍,我的果園也跟著遭了殃,一開始顧客說我的李子買回去就壞了,我還不信。后來,我自己去果園摘了幾斤李子在家放了一夜,果然壞掉了。這件事讓我揪心很久,也有經銷商想來幫我解決銷路,最后都被我拒絕,因為我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近幾年,我一邊種植果樹,一邊慢慢摸索學習種植技術,我把果園的20余畝李子樹、8畝枇杷樹和25畝梨樹進行了換種改良,提高果樹自身的抗病性,也增加了單位畝產量,我還種了幾棵紅心獼猴桃,園裡除草、施肥都是我一個人忙活,雖然很累,卻也充實。

今年,大兒子在外務工,雖然收入不多,但也足夠養活他自己,二女兒在綏陽上學,學費及生活費我都可以自己承擔了,她也比較懂事,很少讓我操心。

我相信日子隻會越過越好,我要好好打理我的果園,讓一家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何明德口述 周才竣 羅保美 整理)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