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保護了水質,又集約利用土地,這筆賬怎麼算都劃得來。”在貴州貴陽雲岩區,看著南明河變得更加清澈,有居民這樣評價六廣門再生水廠。
今年6月底,雲岩區六廣門再生水廠正式運行,這是一家建在主城區核心地段的污水處理廠。據介紹,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區擴展,貴陽城區市民的生活污水不斷增加,穿城而過的南明河污染嚴重,原有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遠遠不能滿足。但污水處理廠如何選址?若按慣例選在郊區,管道建設是難題﹔若就近布局在城區,拆遷建設成本高。
不同於傳統的“長距離鋪管道收集、郊區建廠污水處理”模式,新建成的六廣門再生水廠整體埋在地下32米深處,採用先進污水處理工藝,解決了氣體、噪音等影響市民生產生活的因素﹔深埋地下不影響地上開發,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寶貴的土地資源。
承建該項目的貴陽中節能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文宇介紹,氣體方面,採用全過程除臭和生物除臭兩種組合方式,還建有排氣管道,工廠內聞不到臭味﹔噪音方面,工廠內的所有噪音源都加隔音罩,把聲音控制在65分貝以下,地面的人聽不到﹔固廢方面,廠內建有一體化垃圾處理站,壓縮處理產生的污泥和渣,用封閉式運輸車運到處理廠。
據介紹,目前,該廠日處理量已達5萬噸,最高可達12萬噸。雲岩區區長王黔說,六廣門再生水廠建設是一種創新,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3日 第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