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覽室。
“今天我們共同來關注果蔬的病害防治及早衰問題。”在紅花崗區海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電子閱覽室內,貢米村村民施崇剛正在掃描二維碼,進行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認真聽“書”,學習種植蔬菜菌類的相關技術。
“這邊關於種養殖方面的電子書籍很多,掃碼后還可以將‘書’帶回家看。”施崇剛說,他一有閑暇時間便掃碼學習,了解了很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升種植技能,為接下來的高效種植羊肚菌提供技術支撐。
電子閱覽室不僅是村民的閑暇學習之所,也是海龍鎮廣大黨員干部的加油充電之地。
“工作之閑,我會到電子閱覽室來瀏覽書籍,學習其他地方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海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胡紀橋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要不斷學他人之長,提升自我,努力做大做強海龍鎮農業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科技日新月異,海龍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中,結合數字化服務的延伸拓展,積極聯系喜馬拉雅貴州分公司,於今年6月以購買服務的形式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開設電子閱覽室,涵蓋黨務咨詢、榜樣故事、親子教育、經典國學、鄉村振興等海量圖書資源,每周定時更新電子書籍,讓“數字閱讀”走進鄉村,惠及每一位村民。
電子閱覽室掃碼聽書。
截至目前,海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對接引進的數字圖書共有13863本,累計閱讀人數600余人次。
此外,海龍鎮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載體,定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9次,為壩區建設與發展儲備人才力量,截至目前,參與培訓群眾1000余人次。還成立了24支黨員小分隊,深入基層,走村入戶,定期開展志願服務。
“我們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依托,不斷完善創新文明實踐所服務內容,常態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們文明素養。”海龍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鄒鬆表示,他們將用好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健康服務、法律服務及便民服務7個服務平台,為民講思想、宣政策、傳文化,從而助推全鎮文明鄉風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文/圖 劉合春 陳淑蘭 張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