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中界鎮:三千余畝“訂單辣椒”讓群眾生活紅紅火火

2020年03月29日20:4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當地群眾在農興村辣椒基地犁地。張丫 攝
當地群眾在農興村辣椒基地犁地。張丫 攝

近日,筆者在中界鎮河坎、農興、東流等村的辣椒基地裡看到,村民們正在地裡忙碌著,有的正在用翻土機對辣椒種植基地犁地,有的正在拿著鋤頭除草……勾勒出中界鎮一派繁忙有序的春耕圖。

“我們現在在河坎村已經流轉了1200多畝土地,是用來種植茶苗的,但是現在栽下去的茶苗還很小,土地這樣空著也是空著,前段時間聽說沿河縣今年有辣椒等助農增收的主導產業,我們幾人商量了一下,就和中界鎮政府對接,打算在這茶苗基地裡套種辣椒,這樣一可以增加農戶的收入,二給辣椒上的肥料也可以幫助茶苗的生長,於是最終決定在茶基地裡套種1050畝的辣椒,這樣一舉兩得、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河坎村玉白茶山基地公司負責人馬征東如是說。

楊秀花是河坎村村民,今年67歲了,但是67歲的她身體還很硬朗。“我之前都沒有想過,60多歲的我還能打工,我這輩子還沒打過工,因為我從小就沒父母,沒有讀過書,去廣州那麼遠的地方的話,我摸不去,也不敢去,但是現在好了,我們村裡現在有著這樣的一個茶葉基地,我們除了把土地租給老板得租金之外,還可以在裡面務工,80元一天,原以為茶苗栽完了就沒活了,但是現在好了,這裡面現在又要栽海椒,也是80元一天,硬是安逸的很哦,想起來就高興!”說起茶苗基地裡還要套種辣椒,楊秀花臉上是掩蓋不住的激動。

“我現在40多歲的年紀,按理說是完全可以外出務工的,外面的工資確實要比家裡要高些,但是我愛人長期是病,我出去打工心裡也不踏實,隻能在家裡照顧他,可是這樣收入就成了問題,開始我還在發愁,我這樣不出去沒收入,買藥都沒得錢。可是現在我完全不用擔心了,因為我們村有這麼大的一個產業,今年就要種1000多畝的辣椒,收入完全不是問題。”河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馬華仙拿著自己的務工工資,很是有信心的說道。

“之前產業發展一直是河坎村的一個短板,就如何發展村裡的產業?如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一直是村支兩委和駐村干部最為頭疼的事,但是現在好了,縣人民政府去年引進的素心生態茶葉有限公司,准備在我們河坎村發展2000畝的茶葉,目前已流轉了1200多畝,這不僅能把河坎村的荒地利用起來,還能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增加農戶的收入,現在更加好了,還要在裡面種套種辣椒,農戶又多了一筆收入,按照之前和公司簽的協議,每斤線椒按1.2元收購的話,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對於今年全村全面脫貧,我們完全有信心。”該村常務指揮長肖雲介紹道。

河坎村辣椒種植只是中界鎮的一個縮影,在該鎮的農興村,300多畝的辣椒基地也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犁地、除草……給蕭瑟的土地陡增一股生機和活力。

“我是一個人,父母去世的早,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沒成家,所以60多歲了還是一個人,我沒出去打工,一是自己沒文化,二是一個人去遠方也害怕,現在就好了,我們村有了辣椒基地,我在這裡面打工,得到的工資可以拿來買我需要的東西,這種感覺很好!”農興村五保戶楊秀國一邊除草,一邊微笑著說道。

“之前流轉土地的時候我還很擔心,我擔心農戶們沒有技術而種不好辣椒,但是沒想到,上面派了專業人士來培訓我們的農戶,所以現在對於辣椒的種植,我是非常有信心的。”農興村脫貧攻堅指揮冉進如是說:“而且這次播種線椒非常好,不僅使荒廢的土地得以利用,而且開花挂果之后會帶來一筆收入,增加農戶的經濟來源,改善農戶的生活質量,更是為助農脫貧的一個增收項目。”

據悉,今年中界鎮共種植3077.4畝辣椒,惠及17個村農戶。(張丫)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