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底氣(人民論壇)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由負轉正”、服務業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由降轉升”……5月份,中國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經濟運行延續復蘇態勢,在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經貿嚴重萎縮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著實難能可貴。 “中國經濟在疫情之下的強勁表現,足以讓國際上‘唱衰中國論’者大跌眼鏡。…
用好抗疫的基層治理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直接決定著社會治理的整體效果,關系著黨和國家政策目標的實現,影響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
待他日相會,再敘情長(金台隨筆) 今年的畢業季已經悄然而至。對很多2020屆畢業生來說,因為疫情影響,可能無法親身體驗畢業典禮上撥穗、領取學位証書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但特殊時期的畢業季或許更值得銘記。…
新業態,開拓經濟新藍海(人民時評) 疫情防控期間,從新業態的涌現到新消費的擴展,從新就業的創造到數字化的發展,中國經濟出現了一系列積極的新特點、新趨勢、新機遇。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探討中國經濟的新變化。…
今年高考,在不同中孕育不凡(人民時評) 懂得個體的願望與宏大的時代語境息息相關,將個人的成長匯入國家發展與人類進步當中,是這屆特殊高考給全體考生帶來的啟示 延期一個月后,2020年高考在萬眾矚目中拉開帷幕。全國1000多萬名考生,懷抱對未來的憧憬,肩負著各方的期待,走進考場,追尋夢想。…
讓城市充滿人情味(民生觀) 請從我做起,向周邊釋放善意,讓城市更加充滿人情味吧! 最近,有位外賣小哥在快餐店等餐時和父親視頻聊天。經提醒,他才想起當天是自己生日,很晚都沒顧上吃飯的他點了一個漢堡,又向店員要了一根薯條,就當給自己過生日了。…
扶危解困彰顯媒體責任(中國道路中國夢) 前不久,家住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的陳大娘找到濟南廣播電視台《有話好好說》欄目組,說要和兒子分家,而老人的兒子見到記者后情緒也十分激動。欄目組立即組織調解,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針對母子之間的心結分別進行疏導。…
讓“鏽帶”成為“秀帶”(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③) 生態環境的成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生態環境的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生態環境的獲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的重要指標 “你問什麼是小康生活?這就是我理想的小康生活!”家在景中住,江蘇省南通市臨江小區的居民卞玉如熱情地招呼記者參觀自家“江景房”。從陽台向外看,長江岸線之美盡收眼底:南邊正對著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郁郁蔥蔥的綠色進入視線﹔朝西邊看是奔涌不息的長江,一艘貨輪剛好經過﹔打開窗戶,新鮮空氣夾著梅雨季節獨有的濕潤感扑面而來。…
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人民時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電視機、冰箱、空調、電腦等家用電器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近年來,“雙11”“618”等購物節火熱,各大電商平台針對家電產品打折促銷力度較大,吸引消費者“買買買”。…
“三支一扶”,在基層播撒青春夢想(評論員觀察) “三支一扶”計劃是輸送人才、培養人才的平台,也是年輕人放飛夢想的舞台。一批又一批高校畢業生發揮所學所長,讓青春和才華綻放在農村基層的土地上 隨著“三支一扶”工作的持續開展,將會有更多胸懷夢想、勇於擔當的年輕人奔赴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扎根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投身貧困山區的衛生院,把醫療服務帶到每一位困難群眾身邊﹔發揮專業所長,為養殖戶送去急需的防疫知識和養殖技術﹔扑下身子、扎根泥土,從普通辦事員歷練為當地發展的帶頭人……廣袤大地上,“三支一扶”人員以及通過“三支一扶”計劃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在不同領域和崗位上擔當作為、無私奉獻,詮釋了青春的價值,譜寫出一曲曲奮斗贊歌。…
“家門口就業幸福感更強”(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②) 以產業為依托,家門口就業夯實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路徑,也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機會,靠自己和家人的奮斗實現小康夢想 仲夏的廣東驕陽似火,同樣火熱的,是新豐縣的一間“粵菜師傅”工程孵化店。灶台前,身穿廚師服的學員顛勺翻鍋,熱氣騰騰。…
中國北斗,寫照自主創新的志氣(人民時評) 北斗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充分彰顯了中國智慧、中國速度、中國精度,更說明隻要矢志創新,中國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往往具有通用特點,能夠深度融入社會生活,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中國的自主創新再次取得裡程碑式成績。中國北斗,星耀太空!不久前,伴隨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人民論壇) “一刻不能停步,一天不能耽誤!”雲南怒江打響“百日攻堅戰”,一批批背包工作隊翻山越嶺,進村蹲點﹔甘肅臨夏的扶貧干部挨家挨戶看羊圈、發補貼、盯防疫,一刻也不停歇,隻為把脫貧進度趕出來﹔四川涼山把脫貧攻堅任務細化成18個專項行動,齊頭並進狠抓落實……“七一”之際,全國各地黨員干部鉚足一股勁,向著最后的貧困堡壘發起沖鋒,以實干實績向黨的生日獻禮。 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牽動著全黨全國的目光。…
“特殊畢業季”充滿溫情 陝西西安,長安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稱,為彌補學生遺憾,如果大家願意,“母校歡迎你們在以后的任何一年返校,參加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湖南師范大學也發布公告稱,“因疫情原因無法返校參加畢業典禮的同學,今后每年的畢業生畢業典禮均為你虛位以待”。…
督導發力,保障教師工資水平 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已經進入倒計時。7月1日起,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微言教育”和“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同步開通“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舉報平台”,以督促有關地方核查處理。…
投資理財別迷信明星代言 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突然登上新浪微博熱搜,多名投資者要求“汪涵退還代言費”。事情緣於汪涵代言的某金融平台到期資金無法提出、轉讓,大量投資人跑到汪涵微博下面留言,汪涵被卷入輿論漩渦。…
畢業生圍繞社區服務就業創業大有可為 近日,中央組織部、人社部、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出鼓勵高校畢業生圍繞社區服務需求就業創業,支持社區服務類企業、社會組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或組織見習,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服務領域創業和靈活就業﹔培育發展各類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服務供給增加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以最嚴舉措護航高考是使命也是期望 高考公平不僅關系到1000多萬考生的前途命運,也關系到1000多萬個家庭的希望與幸福,關系到社會正義與國家教育形象。各地要扛牢捍衛教育公平的責任,大力消除高考舞弊空間,嚴格限制和規范高考加分,保障高考評卷工作公平公正科學規范,營造公平有序的招生環境,確保讓每個考生在起跑線上公平競爭。…
為婚姻家庭帶來立法關懷(新論) 呵護好每一個家庭,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法治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將更加牢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優良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法典以一系列制度安排,促進家庭和諧,使家庭文明建設成為新時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為中醫藥創新性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我們理當擁有與法同行、捍衛法治的堅定信念,讓中醫藥法落到實處,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越在抗疫一線,越能發現中醫藥獨特價值。最近,北京地壇醫院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建立了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新冠肺炎治療的工作機制,中醫醫生直接到一線參與臨床救治工作。…
人民日報:做好新聞發布,助力疫情防控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完善疫情信息發布,依法做到公開、透明、及時、准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級政府部門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群眾的關切,起到了澄清謠言、凝聚共識、增強信心的效果。…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人民日報:經濟更加發展的成色十足 內容提要 經濟更加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普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顯著增強,經濟更加發展的成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