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增添經濟發展動力(人民時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向著這一奮斗目標,我們黨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
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很多人感慨,2020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疫情也好、汛情也好,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我們的能力和信心就能始終在風險水位之上。…
莫讓娛樂圈毀於飯圈互撕 7月1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如何打造清朗的暑期網絡環境,避免娛樂圈毀於粉絲大戰? 首先,使未成年人在匿名狀態下保持自律,需要他律。…
“失控式發展”警鐘長鳴 貴州獨山縣“燒掉400億元”的新聞,已經在媒體上出現過多次了——盲目舉債近2億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耗資22億元建設“獨山版紫禁城”、大筆投資的大學城荒無人煙、年財政收入不足10億元但債務利息就超過40億元……每次,獨山都能引發輿論群嘲。 近日,一條自媒體發出的記錄視頻,讓獨山縣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未成年人網絡環境“預報式治理”值得期待 7月1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宣布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啟動。這是國家網信辦5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發起的為期8個月的2020“清朗”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
從“最壞處”准備 打造城市防汛銅牆鐵壁 北方城市要堅決克服觀望懈怠情緒和僥幸思想,努力在雨帶北抬之前搶佔先機。對城市地下空間要“過篩子”,全面檢查有可能出現內澇地段的橋涵、窨井蓋、排水管網等設施設備,及時清除安全隱患。…
人民網評:400億的爛攤子要追責,更要好好整改 最近一部長達22分鐘的紀錄片,把位於貴州省黔南的獨山縣再次推上風口浪尖。視頻中獨山縣各種夸張、爛尾的建筑令人嘆為觀止,短短幾年花掉400億元的消息也成為熱議話題。…
讓綠色成為“最動人色彩”(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⑥) 搬出景區,給自然保護區讓路,是守護綠水青山﹔依托自然優勢,把家園建成“風景區”,是打造金山銀山 流水繞村社,青山映梯田。因山脊走勢而得名的龍尾巴村,位於湖南張家界景區內,距景區入口僅200米。…
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評論員觀察) 注重運用改革來突破瓶頸、打破束縛,通過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來戰勝挑戰、化解風險 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包容基層先行先試,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就能匯聚全社會的創新勢能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一系列改革舉措振奮人心。“完善醫防協同機制”“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既有全面小康的目標引領,也有針對現實的問題導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筑牢防汛“生命線”,守好民生“水位線” 習近平總書記12日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於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洪水如猛獸,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選擇“過渡性就業”也是務實之舉 因為與期待中的求職方向相匹配的工作崗位較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求職卻沒有結果,2020屆畢業生趙一迪決定降低預期,調轉方向,入職杭州的一家創業公司從事運營策劃工作。在她看來,選擇過渡性工作是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況下,根據自身職業規劃為未來求職做好儲備的不二選擇。…
經受住防汛救災的嚴峻考驗 2020年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階段性突出成果,洪澇災害又給經濟全面復蘇增加了新的困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極大考驗著我們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考驗著我們應對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重大自然災害和完善社會綜合治理的能力。…
人民網評:防汛關鍵時期,各級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 暴雨傾盆,水漫長江,汛情告急,防汛緊急。當前,我們已進入到了防汛的關鍵時期,刻不容緩! 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搶險救援。…
智能化,釋放發展新動能(人民時評) 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才能進一步加速“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發揮智能科技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化學反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交匯,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當前,智能化浪潮由線上向線下奔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從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業互聯網平台,再到建設數字化車間、無人工廠、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成為傳統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破題之舉,不少地方已展開一系列的實際行動。…
“電子政務進入全球領先行列”開啟發展新起點 日前發布的《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提升至全球第45位,其中,作為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平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排名躍升至全球第9位,達到“非常高”水平。 近年來,各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推進電子政務發展來優化發展環境,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千方百計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話說新農村) 政策的“底”托得牢,市場之“手”用得好,才能讓農民種出放心糧、賣上舒心糧。隻有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他們的種糧收益,才能把14億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積穩定,單產提升,今年夏糧再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