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六万五千六百四十三人告别深山苦日子

“海坪模式”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2020年12月17日07:48  来源:贵州日报
 

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步道干净平坦,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社区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生活超市、文化广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这里是海坪彝寨——水城县2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也是水城县充分发挥野玉海景区成熟旅游资源优势,将海坪安置点作为“旅游+扶贫”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生动实践。

“现在啊,每天开门就是好风景,按下开关,就能做饭;抬腿下楼,就有超市;出门几步,就能上班,真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啊……”趁着下早班吃午饭的间歇,搬迁户刘碧兰换下保洁服,一边开门一边乐呵呵地说。

今年53岁的刘碧兰曾是水城县杨梅乡白牛村大地头组的建档立卡户,2016年8月,一家四口搬到海坪街道阿娄社区。未搬迁前,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日子过得很艰苦。如今,刘碧兰一家不仅住上漂亮的景区房,她和老伴还在社区推荐下一起参加岗前就业技能培训。

“培训结业拿到相关证书之后,我在家门口的景区干保洁,老伴则在景区酒店内当保安,两人每月工资加在一起就有近4000元钱。”刘碧兰说自己很幸福,搬进新家,有了工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刘碧兰的幸福感,源自水城县下足“绣花”功夫,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不懈努力。

“十三五”期间,水城县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将坪寨、杨梅、玉舍、勺米、发耳、都格六个乡镇符合搬迁安置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686户7589人,集中搬迁融入到野玉海景区,形成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海坪模式”。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这是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考验。以打造“贵州彝族第一寨”为目标,海坪安置点突出地域特色和彝族文化,着力推进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建设,已建成希慕遮广场、土司庄园、海坪彝族风情小镇等标志性景点,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立足景区旅游资源,海坪安置点把搬迁户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开展培训,吸纳更多搬迁群众从事彝族歌舞、篝火晚会等民族文化活动演出;通过生产、租售民族服饰和经营特色餐饮拓宽收入渠道;安排景区内安保、环卫、水电工等服务岗位,让户户有营生、能脱贫、可致富。

为了让群众的“心”真正安下来,海坪街道还通过实施“微田园”项目让搬迁户可在指定区域种地,或吃或卖,重拾种瓜种豆的田园生活;沿路还建造了390个食用菌大棚,搬迁群众可以在此务工和学习技术……人心稳了,群众富了,处处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目前,海坪彝寨共安置搬迁户7589人,已解决2000余人就业,搬迁户已实现至少一户有一人就业。

今年,凭借“六业并举”开创易地扶贫搬迁“海坪模式”,该安置点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

“十三五”以来,水城县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全县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搬迁人口达1.56万户65643人,改变了深山群众恶劣的居住环境。

如今,水城县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成为搬迁户宜居的幸福新家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运)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