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西秀:党旗在环卫抢险一线高高飘扬

2020年06月29日13:0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救援现场。
救援现场。

“我先上,其他人跟我上!”

“跑快点,加油!紧跟上!”

“这是我的强项,让我来!”

“党员全部到位,这里的安全由我负责,请领导放心!”

……

这是安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山体垮塌抢险救援现场,西秀区环卫处百余名党员和环卫工人正争分夺秒排除险情,救援工作从6月19日开始,现已历经7天。

面临险情 党支部守土尽责

渗滤液处理站位于蔡官镇云盘坡,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林,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该处上方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地质出现沉降和连日来的强降雨影响,两边山体出现垮塌,1号、2号调节池水位上升,压力加大,两个池子出现不同程度渗漏,如不及时处置,将出现渗滤液与雨水管出来的山水混流,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险情就是命令,封堵调节池漏点、截流渗滤液和清理滑坡体就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环卫处党总支及时进行了紧急部署,制定了10天左右的抢险方案,于6月19日早上组织环卫处百名党员干部和环卫工人奔赴抗洪救灾一线。作为现场总指挥,总支书记赵青同志边安排任务边给大家鼓劲打气,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要加紧行动,趁天气未下雨,必须将垮塌的两处山体围堵住,如果再次发生垮塌,后果将不堪设想。

抢险队员们相互协作,大家不分彼此,忙碌地装运着泥土,逐渐将垮塌区域围堵起来,慢慢地越堆越高,堆成了一座坚实牢固的战斗堡垒。

紧要关头 “兵所长”冲锋陷阵

环卫处党总支共有76名党员,其中退伍军人26名,分别担任七个环卫所所长、副所长的有9名,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兵所长”。在抢险的紧要关头,“兵所长”带领各部门的环卫工人冲锋在救援第一线。

东街环卫所所长罗金松曾在部队上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救援任务,抢险经验丰富。他第一个扛起泥袋,大声喊道:“我先上,其他人跟我上!”20多名环卫工人跟着罗金松的步伐快步前进,大家干劲十足,场面热火朝天。

救援的第二个难点是查找调节池渗漏地点并进行封堵。罗金松来不及休息,多话不说,穿上胶裤,戴上口罩和手套,系上安全绳,下到10多米深充满恶臭味的调节池内。北街环卫所副所长王紫胜见状,立即全副武装,两人并肩作战,找寻渗漏点。一天下来,他们的衣服裤子被汗水全部浸湿。经过8个小时的高强度持续抢险,垮塌区域初步稳固,第一天抢险初战告捷。

产业园区环卫所所长王震曾在部队参加过2010年四川阿坝州特大泥石流等抢险任务,实战经验强。6月20日,抢险第二天,早上7点,王震带领23名环卫工人来换岗,没等休息片刻,他便轮起铁铲迅速装泥土装入袋中,提起就往垮塌的山上跑,边跑边喊:“跑快点,加油!紧跟上!”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一鼓作气,奋战到下午5时,搬运了500多包泥袋,完成了当天的搬运任务。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兵所长”的感染下,救援现场形成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战斗热潮。

使命担当 环卫人众志成城

6月24日,抢险进入第六天,环卫处400余人次轮番上阵,搬运泥土约200吨,垮塌山体已得到稳固,救援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由于连日来高强度工作,大家都感到很疲惫,思想有些松懈。为鼓舞士气,环卫处党总支毅然将一面党旗高高插在救援抢险现场,在两名支部书记的带领下,30余名党员和50余名环卫工人精神抖擞,冒雨进行围堰,开始新一轮的抢险工作。

“这是我的强项,让我来!”刚刚结束民兵训练的两名党员主动申请下到最脏、最臭的调节池与另外几名“兵所长”进行围堰,避免污水流入渗漏点。装袋、搬运、围堰,看似简单的活却非常消耗体力,特别累、非常苦,但在场的人员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一句怨言。

救援工作最关键的是安全问题,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办事沉稳、严谨细致的退伍军人欧天才担当起安全保卫的重任,他要随时掌握好天气、地质的变化情况,随时给领导汇报情况,并安排布置好各个环卫所的工作任务,现场进行安全示范,每一个环节不得有任何差错,不得有半点闪失,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党旗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之力,环卫处广大党员干部把投身险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未来几天,环卫处还要在险情中经受严峻考验,越是艰险越要勇往直前。科学应对、守土有方,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保卫战,交出合格答卷,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环卫抢险一线。(文/图 西秀区城管局)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