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桶井乡

消费扶贫引路 菊花产业复生

2020年06月17日08:42  来源:贵州日报
 

6月2日,发往南京物业服务中心800盒。

5月24日,发往重庆赛迪益农有限公司500盒;

5月14日,发往中国五矿集团1740盒;

……

6月2日,德江县桶井乡江宏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小江得意地翻开菊花销售记录:“近半个月来,又销售了4200多盒。”

意气风发的安小江硬要带着记者去看合作社的菊花基地,他说:“今年合作社又扩种200亩,一定要让桶井的菊花香飘全国。”

然而,一年前的安小江却因菊花卖不掉背了一身债,曾含泪一堆一堆地焚烧过期的菊花,发誓不再种菊花。

当时,桶井乡的菊花产业均面临与江宏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样的窘境。

那么这个省极贫乡的菊花产业又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呢?

安小江说:“我们的菊花产业能有今天的兴旺,全靠中国五矿集团的消费扶贫引上路。”

“老板”跑路 农民含泪烧菊花

2016年10月,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德江县桶井乡,再战脱贫攻坚。

小有积蓄的安小江应召回乡,在深度贫困的芭蕉村组建江宏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迈开创业的脚步。

2017年初,合作社在芭蕉村建成560亩红心柚基地。浙江“老板”动员合作社在基地套种金丝皇菊以短养长,并承诺保底回收。安小江觉得是个好主意,遂在红心柚基地套种菊花250亩,带领该村30多户贫困户务工增收。

当年菊花丰收,按保底价格算产值也超200万元。可是,浙江“老板”没有找到菊花销路,一拍屁股溜了。

对菊花市场一窍不通的安小江等桶井乡菊花种植大户傻了眼,望着满屋子的菊花不知该咋办。

“我坚信能闯出一条生路。”尽管菊花茶还没有找到销路,次年安小江还是继续种植菊花150亩。

一边种一边卖,安小江拖着菊花到县城赠送、推销,但其菊花茶销量丝毫不见起色,以致陷入了借债发展的困局,过期的菊花只能烧掉熏蚊子。

2019年的春节前夕,安小江借款30多万元发放了乡亲的劳务工资。望着堆积如山的又即将过期的菊花,安小江含泪将其付之一炬,发誓不再种菊花。

五矿引路 山乡菊花迎春开

安小江泪烧菊花引起了副县长郭晓春的关注。

中国五矿集团定点帮扶德江县,2019年4月,郭晓春作为五矿集团选派的帮扶干部,挂职德江副县长。他说:“国务院的消费扶贫政策必须落到实处。”

“多好的菊花茶啊!”郭晓春走访合作社,查看桶井乡的菊花基地、菊花产品,请五矿集团帮忙销售德江菊花茶。

4月24日,第一批830多份装有金丝皇菊花茶的德江农特产品礼包,破天荒地发往北京五矿集团总部,以消费扶贫打开了德江菊花销售渠道。

郭晓春多次专程背着菊花茶等德江农特产品到五矿集团贵阳分公司、北京五矿集团总部去推介,不断扩大德江农特产品的销售面。

从此,极具降暑功效的菊花茶频频收到回头订单。通过五矿集团和员工的推介,江宏合作社不断接到来自北京等地陌生客户的采购订单。细心的安小江顺势按客户属地建起菊花采购群,逐步形成了微信销售圈。

安小江的手机里,仅北京的菊花采购群就不下200人。郭晓春不仅一直采购合作社的菊花产品,还经常到基地指导生产,要求做到生态、绿色、有机,确保产品质量。

为了进一步打开德江菊花销路,去年11月,郭晓春还请来深圳生活网负责人到德江实地考察;请央视记者讲述德江农民种菊花脱贫的故事,全力推介德江农特产品。请德江灵犀农产品销售平台免费设立菊花茶销售专柜,仅该平台菊花茶年销量就超10万元。

在郭晓春的全力帮助下,安小江让全乡的菊花搭上自己的销售渠道,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市场。坚定了当地合作社种菊花致富的信心。

今年,江宏合作社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增种200多亩菊花,全乡菊花已达到800亩,成为这个极贫乡的特色农产品牌,每年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120万元。

再送一程 特色产业花正艳

“扶上马了,还要送一程。”走在芭蕉村的菊花基,郭晓春说,五矿集团采购菊花茶只是输血式帮扶,他正帮助江宏合作社注册商标、申办生产许可证和有机认证,让德江菊花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泉涌出山,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

产业兴就是为了让乡亲富。82岁的村民杨必香,其儿子10年前去世,媳妇离家出走,她和两个十来岁的孙儿一起生活,曾是村里的特殊“兜底户”。合作社特别关照杨必香,请她闲时打扫产业路,每月发给固定工资1000元,确保一家三老幼衣食无忧。

说起江宏合作社负责人安小江,芭蕉村人无不竖起大拇指。村支部书记冯胜富说,合作社共带动30多户贫困户100多人稳定就业增收,累计发放劳务工资150多万元。贫困发生率曾达55.2%的芭蕉村,已于去年摘帽出列。

乌江岸边、马蹄河畔,夏日的阳光洒向芭蕉村,满山的红心柚挂起了汤圆般的青果,菊花摇曳、黄花菜招手,成群的工人又开始劳作。

“有五矿集团的帮扶,我们的特色产业肯定会越做越强。”已形成稳定销售圈的安小江正根据五矿集团员工的消费需求,新种黄花菜140亩。(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通讯员 冯胜彦)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