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两带三治”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0年06月11日12:33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大方县理化乡猕猴桃基地。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方县理化乡猕猴桃基地。大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大方县突出党建引领,聚焦“强组织、兴产业、美环境、促和谐”,系统谋划、科学统筹、强化保障,探索实践“两带三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速实现乡村善治和乡村振兴。

党建带强,聚焦基层治理开良方

党的十九四中全会指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大方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功能,夯实社区党组织基础,由党建带动统揽“三治合一”,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方县探索建立“三个一元”和乡村治理督导员机制,开展以“我参与·我管理·我受益”环境卫生整治为主题,以整治农村“八乱”现象为抓手,不断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治理工作,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靓丽村寨。全市道德模范推荐评比大方县位居前茅,其中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入选“贵州好人榜”。核桃木寨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雨冲油杉河村和黄泥塘背座村获批为“第五批传统村落”。

《大方县创新“乡村治理督导员”机制推进乡风文明上台阶》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采用,在全省推广并上报中央改革办。

为全面推动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在前期示范探索的基础上,大方县研究制定《大方县深入推进“两带三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两带三治”工作领导小组,科学构建基层组织党建带强、村级合作社带富、乡村治理自治运行、乡村治理法治保障、乡村治理道德支撑“五位一体”发展治理体系,整合县、乡、村三级力量,全面开启大党建统领下的大发展、大治理、大振兴强村富民善治之路。

村社带富,聚焦科学发展促增收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支书。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头连着支部,一头连着群众。为抓好“领头雁”工程,加速集体经济发展,县乡两级分类对各村(居)进行调研评估,调整不胜任村支书37名,选派7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613名农村后备力量和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支两委,进一步建强组织力量。

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支书“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鼓励其他“两委”成员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面参与合作社事务,解决“谁是法人谁来上,其他站在田坎上”的现象,最大限度汇聚发展智慧、凝聚发展力量。全县共成立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287个,144名村党组织书记、143名村党组织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创新组织方式,探索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之间组建联村党组织6个。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32个,在合作社上建立党组织29个实行联产联营、合股联营,发展种植、养殖、旅游开发等产业项目。凤山乡银川村党总支“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盘活全局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孙志刚书记的肯定,毕节市乡村治理改革现场推进会议在大方县凤山乡召开。

三元乡成立乡级平台公司,统筹全乡合作社发展。乡级成立合作联社,统筹全乡8000亩魔芋,统一采购魔芋种子,统一翻犁土地,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解决资金、技术问题,节约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绿塘乡劳务公司,结合煤矿、企业等用工需求,每月组织群众务工,集体经济提留10%,实现合作社、企业、群众三方共赢,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全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6亿元,带动23.5万社员增收2721.88万元,分红1905.3万元。

三治融合,聚焦乡村善治增和谐

“昨天李二伯和陈大叔家的事情解决了没有呀,他们两家因为土地纠纷闹了很久了,之前许多干部去都没有解决好?”“解决好了,是他们那里的张老书记解决的。”黄泥塘镇甘棠村干部何育和万江交谈到。自从甘棠村组建了“自联体”小组之后,确定了中心联防长,请乡贤、熟悉人出面解决事情,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也迎刃而解。

“大事一起干,小事商量办,乡村我们管”。近年来,大方县积极创新“警务两会”+“十户联防”(2+10)社会治安治理模式后,派出所聘请乡贤寨老、党员支书、退休干部等担任起了群众之间“润滑剂”、“谈判专家”,千方百计提升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大方县建立十户联防区10352个,推选十户联防长10352名,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100起。

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大方县通过设立巡回审理法庭,设立法官工作室、工作站,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及司法确认,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推动案件在一线解决、法治在一线得到实践,推动群众积极学法、依法、用法、护法,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目前,开展巡回审理案件102件,开展法治宣传宣讲1300余场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3个,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基层法治实践。

“人无德不立、村无德不兴。”大方县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劳动者,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三美三好”等评选活动。开展猫场镇箐口村等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建立“道德超市”289个、道德讲堂820个、积德榜310个,成立文艺队伍500余支。2019年以来,评选出道德模范23人,“最美大方人”24人,大方籍乡贤2人;创建“五好文明家庭”31户、评选“最美家庭”56户、评选表彰“最美邻居”15户,带动了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大方县“两带三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已然形成、深入人心,带领全县百万群众加速驶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石大牛)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