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近28万人

2020年06月09日08:22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钱诚)眼下,汇川区观坝坝区3500亩提早半个月上市的“亮剑黑茄”成了“网红”,各大网站、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亮剑黑茄”是今年观坝坝区种植的新品种,采收期能从6月一直持续到11月,亩产值达到2.4万元。目前每天可以采摘1000公斤,达到丰产期后,坝区日产量数十吨。

茄子除通过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配送到学校、机关、企业食堂和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与上海企业签订了万亩茄子单品产销协议,保底收购销往上海,真正实现产销不愁。

汇川区泗渡镇观坝社区群众刘正梅这段时间一直忙着采收茄子。“家里的1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我每年在基地工作6个月左右,加上分红,光靠这一亩地我家就有1.5万多元的纯收入。”刘正梅说。

坝区丰收,群众增收。这样的场景,在遵义市各个坝区轮流上演。

在农村产业革命中,遵义市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把目标锁定在“收入为王”,积极培育新品种、引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总结出了聚焦坝区建设、聚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聚焦利益联结、聚焦技术跟踪服务、聚焦产销对接的遵义“战法”,让群众腰包更鼓、口袋更富。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没有规模化,就没有高效益。遵义市盯住坝区规模化,成立了市级领导领衔推进茶、辣椒、竹、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禽、蔬菜、红高粱、花椒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制度,调减低效作物61万亩,茶园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种植辣椒236万亩、酒用高粱106万亩、蔬菜275万亩、食用菌2.5亿棒,竹子、中药材累计面积分别达328万亩、170万亩,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近28万人。

产业规模上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遵义市成功引进温氏集团、德康集团、华西集团等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集团、一个品牌”的思路,组建了遵义茶业集团、遵义辣椒集团。同时,培育的100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80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力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效益。

扩大农业产业覆盖面,才能让更多群众受惠其中。遵义市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N”“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帮助群众稳定获得来自订单生产、劳动务工、返租倒包、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渠道的收益,实现了产业发展对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的全覆盖。

新蒲新区的白萝卜卖到了香港,正安的生态鸡端上了上海市民的餐桌,道真的香菇走进了重庆的超市……遵义市不仅实施精准产销战略,还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实现农校、农医、农企、农超“产、供、销”全产业链衔接,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积极落实“黔货出山”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持续不断、大规模进入省内外大市场。

数据显示,2019年,遵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36万元,增长10.6%,坝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0元。紧紧围绕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战略部署,遵义市将统筹抓好坝区、山区、林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走一条坝区带山区、促林区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新路,朝着今年农业增加值增长5.8%的目标奋进。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