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石坪村脱贫记

2020年06月05日20:5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石坪村大棚和冷库。谭勇 摄
石坪村大棚和冷库。谭勇 摄

5月22日,大方县凤山乡石坪村群众齐聚村委办公楼,大家喜气洋洋,人人笑逐颜开,当天他们将领取2019年的土地流转费。

“我家6亩6的土地流转给猕猴桃基地,领了3300块钱。”石坪村川底组的杜云华笑着说:“我是残疾人,出去打工也没得人要。村里的领导和帮扶干部喊我家两口子去当公益性岗位,一个月能拿1000块的工资,还去猕猴桃基地打零工,一年能得六七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能脱贫致富。”

凤山乡石坪村,地处凤山乡和三元乡、百纳乡交界处,总人口344户1183人,贫困人口105户358人,属一类贫困村。石坪村支部书记肖成功说:“以前的石坪村,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砂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老百姓的收入只能在土地里劳作,靠天吃饭,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基础建设薄弱,群众意识淡漠。”

“要脱贫,首要的就是改变群众旧有的思想,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石坪村支部书记肖成功说:“我们在全村设立了3个党小组,分别覆盖青贮玉米种植、猕猴桃基地、大棚、高山冷凉蔬菜等产业,把党员干部全部派下去,和驻村工作队一道,利用板凳会、院坝会、田间会等多种方式,扭转群众落后的精神面貌,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思想统一了,其他工作就好开展了。

“要想富,先修路。”石坪村村委主任李仲敏告诉笔者:“脱贫攻坚开始以来,我们村一共修了通村油路、通组路、进寨路、连户路12.69公里,彻底告别了交通不畅的历史;院坝硬化800平方米,改厨、改厕、改圈198户,现在不管走到哪家哪户,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有些老百姓在村里串门,只穿一双拖鞋就出门了。”

路修通了,产业也要跟上。

“我们全村一共种植青贮玉米400亩,猕猴桃1100亩,高山冷凉蔬菜200亩,还和银川村、羊岩村一起合办了一个投资30万元的村办砖厂。”大方县工信局驻石坪村第一书记刘兴说:“我们所有产业都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比如猕猴桃基地,老百姓每亩500元的流转费,还在基地务工,不出家门就有事做,就能增收;对于那些想出门的,引导他们到浙江、广州、山西等地务工,彻底解决了贫困人口收入低下这一难题,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019年7月11日,石坪村代表凤山乡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并顺利通过脱贫验收。

如今的石坪村,人均年收入9000元,告别了曾经的艰难岁月,230盏路灯点亮着每一个黑夜,一栋栋大棚孕育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村振兴梦想,一条条道路指引着小康的方向,石坪的老百姓,在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大步前行。(谭勇)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