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扶贫提供坚实阵地保障

遵义红花岗区全力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020年06月03日09:08  来源:贵州日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进一步落实好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切实解决好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能看得起病”问题,红花岗区通过强化责任落实、资金落实和政策落实,全力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健康扶贫提供坚实的阵地保障。

走进金鼎山镇野里村卫生室,这里大厅宽敞明亮,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医疗设备、基本药物应有尽有……

“按时服药,没有多大问题,放心好了。”野里村卫生室坐诊村医周华丹在为前来看诊的病人例行检查后,像家人般细心叮嘱着。

“以前给村民看病都在自己家里,设施设备不全,就医环境艰苦,现在村里新建的村级卫生室都是标准化建设,也新增了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村里从医21年的周华丹见证了村卫生室这些年的巨大变化。

“村卫生室的环境好、设备全,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到这里来看。”前来看病拿药的村民张元芬说,“小病小痛”跑大医院,一耽搁就是大半天时间,而在家门口看病,花钱不多,又很方便。

据悉,野里村卫生室于201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约350平方米,设有诊室、处置室、治疗室、留观室、药房等多个功能服务室,同时配备了4名乡村医生和相对完善的医疗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们作为村级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平时主要为村民提供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服务,比如伤风感冒等多发病诊治、35岁以上人员首诊血压血糖的监测以及对全村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随访等。”周华丹说。

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设在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村民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看病就医途径。

近年来,红花岗区着力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在对各村级卫生室的整体环境、业务用房等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的同时,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并指导村级卫生室开展群众健康教育,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使群众能够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

据统计,截至目前,红花岗区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82支,组建健康扶贫工作队15支,完成40个行政村的村卫生室达标建设,131名注册村医按需求分布各村卫生室服务,并对全区3052户1068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应签尽签。(罗晓珊)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