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各地都晒出了自家的成绩单。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贵州的成绩尤其亮眼。
自2011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速已连续9年位于全国前列,经济总量是10年前的4倍还多。曾经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如今,是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
“贵州速度”,因何而起?
想要捋出一条简单的逻辑线,很难。“贵州答卷”上每一道题的答案,都和另外一道题紧密相关。
仅以旅游为例,贵州旅游,现在已是旅游领域的现象级“网红”。线下,近几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线上,贵州收获了《纽约时报》、《孤独星球》等一波海外高端粉丝。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贵州旅游总人次居全国第二。
细究起来,贵州旅游的“井喷”节奏,又刚好和交通跃进式发展的步伐基本一致。
贵州,从西南的几何中心,到实际意义上的交通战略中心,也就是近十年的事。
从县县通高速,到西南高铁枢纽,再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节点城市,物畅其流,人畅其行,贵州的交通大动脉,通江达海。
贵州旅游受益于交通,而在旅游产业崛起后,以旅游带扶贫,又是贵州脱贫的关键一招。
十八大以来,贵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00万人以上,188万贫困人口完成迁徙,66个国家级贫困县有57个摘帽退出......
在贵州脱贫战中,交通+扶贫、旅游+扶贫、大数据+扶贫等,都常见招数。
不难发现,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紧密嵌套的磁场,在贵州发展的路上,任何一环前进一步,都会惠及其余。
9年高速增长,贵州取得九连胜的成绩,都有赖于磁场里互助互利的良性生态体系。脱贫攻坚战、大数据产业发展模板、生态文明的贵州样本——所有为外人所称道的贵州光环,都可以在这个磁场里找到源动力。
脱贫关键时刻,更是一步都错不得。贵州“磁场”能够高速高效运转37个季度,其背后必定是科学大胆的顶层设计、细致周密的基层执行,以及,贵州人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信心。
3600万贵州人,在这个磁场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回望来路,2007年在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开工仪式上,贵州一位领导人读了一位经济学家在贵州留下的诗句:“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其时,贵广高速和高铁,都还在纸面上。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
如今,贵州人找到了自己的路。世居贵州深山的人,带上磁场的指南针,沿着这条路走出去,必能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拥抱现代文明。(麦田 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