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官舟镇:脱贫攻坚迎难而上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2020年05月12日09:2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摆好的菌棒。安瑞雪 摄
摆好的菌棒。安瑞雪 摄

四月的官舟满山吐绿、产业兴旺。在公路沿线,食用菌、辣椒、茶叶、烤烟、生猪代养等产业一线串珠,遍布各村,形成一条条产业带。

食用菌(黑木耳)产业开辟扶贫“新路”

艳阳高照下的马脑村食用菌(黑木耳)种植基地群众正弯腰劳作,挖掘机来回穿梭,人声鼎沸、机器轰鸣,钢筋构架的厂房拔地而起。

“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是沿河2020年重大项目之一,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9+2”区县共同支持沿河自治县产业发展帮扶协作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自3月以来,我们一直在抢抓时间、举全镇之力,全力以赴抓食用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切实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官舟镇党委书记杨胜福望着现在白茫茫的食用菌基地坚定地说到。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产业发展事关群众脱贫大计,官舟镇正紧抓“9+2”帮扶协作项目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开辟扶贫新路,切实带动群众增收。

小辣椒种下自强求富的“红色希望”

眼下正值辣椒移栽的好时节,工人们正在辣椒基地里忙碌着,打孔、牵绳、放苗……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清晨,黄龙村庆林组的龚福梅带着铁锹,早早就来到辣椒种植基地。“这几天我都在基地种辣椒,每天有70元收入,离家又近,还不错。”龚福梅是黄龙村的贫困户,患有慢性疾病,女儿健康状况欠佳,时常需要服药,她平常靠就近打零工贴补家用。眼看着政策越来越好,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务工机会也越来越多,龚福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今年来,该镇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整合基层党组织和特色产业优势,为使基层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员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构建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发展辣椒等产业,不断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真正让村级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茶产业托起脱贫致富的“绿色梦想”

伴着四月美景,各地茶叶萌芽争相上市。而中华村土司贡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采茶行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去年我们合作社毛收入40万,但我觉得收益还可以再提高。目前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几十户农户就业,采茶农忙时节,一天可同时带动近上百人务工。我们还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着力念好“茶叶经”,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该村党支部书记兼负责人冉茂珍底气十足地说道。

2013年3月,中华村以打造适合村情特点的产业扶贫项目为目标,成立了土司贡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基地总覆盖面积1080亩。在茶山海拔1000多米以上,土壤与土质均适合种植茶叶,早晨的茶基地云雾缭绕,有甘甜的沙土水源浇灌茶叶,在山顶可一览官舟全景。而在厂房内,机器隆隆,几位工人正认真按照摊青、杀青、揉捻等工艺流程,忙碌地在“生产线上”加工这一季的春茶,茶叶的幽香和欢笑声瞬间飘满了整个厂房。

据悉,近年来,该镇着力在产业发展上下“大力气”,在产业培育上下足“绣花功夫”,做到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当前发展有食用菌(黑木耳)300亩、辣椒4240.2亩、生态茶2339亩、红薯1000亩、发展养殖业蛋鸡50044羽、生猪代养生猪出栏32100头。(安瑞雪)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