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经果林示范点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花溪区孟关乡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一瞥

2020年05月08日09:09  来源:贵阳日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入,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纷纷放弃了低效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加入到了短平快的蔬菜种植中来。这不,今年预计套种的400亩冬瓜,现在已经完成了300多亩。”5月6日,在花溪区孟关乡石龙村笔架组蔬菜种植基地,石龙村村支书夏飞龙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大家增收致富的动力,同时,优先满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工投劳,“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稳定,大家都积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全力以赴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自开展春耕以来,孟关乡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规范种植、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运用“五步工作法”和统筹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持续加快推进各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强化产业选择精准和龙头企业引领等措施,稳步促进辖区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孟关乡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重点布局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乡党委、政府出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计划发展蜂糖李、西梅、杨梅、樱桃等经果林11159亩。在石龙村、谷立村重点发展农业观光、山地休闲运动等产业,并通过群众会、院坝会、走村串户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引导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支持、参与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截至目前,该乡已完成9250亩的经果林种植,其中,在石龙片区的笔架村民组和长坡村民组分别打造了500亩、2000亩的高标准经果林种植示范点。

在此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孟关乡还采取派遣农业技术干部驻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土专家”等方式,解决农业技术问题。同时,还由各村委牵头组织专业大户、党员户、贫困户创办了村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由企业统一从购种、种植、管护、销售到分红。

“经果林投产以后,产品由企业负责回收,这种不愁销路的产业模式,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我们村已先后引进了3家龙头企业,共流转土地2500余亩,入股的农户除每年共同受益100余万元以外,还可以通过参与经果林种植、苗木管理、果蔬种植等获取劳务收益。”夏飞龙说,去年一年,石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带动村民获得劳务收益30余万元。

今年,孟关乡与开阳鑫甲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石龙村、谷立村打造相对集中连片的500亩辣椒、500亩冬瓜示范基地,目前,已有百余户村民参与到建棚育苗工作中,预计5月中旬辣椒苗就可移栽。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詹燕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