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八年,是毕节电网发展突飞猛进、一路凯歌的八年。八年来,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在贵州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和毕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不断完善电网架构,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电力行业扶贫、定点产业扶贫、公益帮扶,为毕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
巩固电网架构,建设能源输送“高速路”
2013年1月8日,距离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两个月,上午8时20分,毕节首座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奢香变电站成功带电运行,标志着毕节电网实现了电压等级由220千伏迈向500千伏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乘着十八大的东风,以奢香变投运为新起点,毕节电网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2016年4月23日6时23分,经过值班员数小时的紧张操作,毕节供电局220千伏大方变电站1号主变充电成功,标志着该台主变正式带电投运。至此,毕节境内每个县均有至少1座220千伏变电站。
“威宁500千伏乌撒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后,满载运行,每天可以对外输送电量3600万度,足够毕节一天半的用电量。” 2019年12月30日,500千伏乌撒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短短7年,毕节就有了两座500千伏变电站。而就在乌撒变电站投运的同时,毕节供电局已经开始谋划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金海湖变电站的布局了。
从奢香变到乌撒变,再到谋划中的金海湖变电站,短短数年时间,毕节电网的“筋骨”——主网实现了大升级。与此同时,电网的“血脉”——配网也实现了更新换代。
电压低、停电频繁曾经让很多农村群众对供电服务颇有怨言。十八大以来,毕节供电局着力提升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让老百姓用上舒心电、放心电。
“这一两个月来,我家都没有停过电。”2013年,威宁县羊街镇棒木村青山组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谈起改造前后的变化,村民朱大英说,农网改造前,村里的电杆好多都是木头电杆,东倒西歪的,最怕刮大风,每次刮大风都有电线杆被刮倒,电线被扯断。“现在好了,都是水泥杆,风再大也吹不倒。”那一年,毕节供电局仅在威宁县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就达6.7亿元。
木电杆换成了水泥电杆,但农网改造的进程并没有就此止步。2016年,毕节供电局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范围包括毕节供电局营业区域内县城、城中村、郊区,即城市中心区之外的范围,全面解决农网低电压、卡脖子问题。
2019年12月19日,黔西县金兰镇双庆村庆祝三组村民李朝学、刘佳鸿、赵传坤、王绍书代表全体村民,将一面题为“情系百姓送光明 不忘初心为人民”的锦旗送到南方电网贵州毕节黔西供电局观音洞供电所,对南方电网贵州毕节黔西供电局解决低电压问题表示感谢。原来,该村大力发展养殖、烤烟种植等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已有3家,随着用电量的急剧上升,原有的一台变压器已不能满足当地的正常生活发展需求。观音洞供电所得悉后,及时上报低电压治理项目,新增一台100kVA变压器,新建低压线路约1.2km,彻底解决低电压问题。刘佳鸿满意地说:“现在电压正常了,我们的养殖也可以大力发展了,特别感谢你们!”
农网改造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9月12日,毕节市市长张集智在《毕节市喜获南方电网追加“十三五”电网建设计划投资43.62亿元》的报告上批示:“很好!市发改委、市供电局主动对接,成绩喜人,值得祝贺!转发各县区、市直部门主要领导阅研!”短短几天后,9月20日,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在毕节供电局呈报的《关于行政村通动力电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专报上,作出了“很好!感谢!”的批示。这是对毕节供电局积极争取电网建设投资、大力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2年零5个月实现供电辖区内行政村全部通电力成果的高度肯定。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供电局累计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约77亿元,户均配变容量达2.05千伏安,完成售电量从61.84亿千瓦时到101.94亿千瓦时的飞跃,平均年增长率7.4%。2020年,毕节供电局预计还将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约6.73亿元,为毕节迈入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度
在电网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软”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对很多用电客户尤其是农村客户而言,电费缴纳曾经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偏远地区的村民,可能要赶很远的路才能到供电所缴纳电费。为解决这一用电痛点,2012年,毕节供电局推出了“城乡半小时交费圈”、设置了40个POSS终端收费点、推行推行“广电邮件发送系统”“电费一本清”等便民措施,大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党的十八大以后,毕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客户对用电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毕节供电局的服务措施同样也在不断提升。“推行互联网统一服务平台+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实现客户用电报装‘一次都不跑’,业务办理‘零上门’。目前互联网远程报装率达96.74%。投资2138.46万元为用户解决业扩报装问题,通过业扩延伸项目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快捷的用电服务,让广大用电企业省钱、省事、省心。”——这是2019年,毕节供电局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实施效果。
“作为一名企业主,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本届政府最大的功劳就是‘放管服’。现在像工商局呀、税务局呀,包括你们供电局呀,都是主动上门来给我们服务。可以说,确实是服务到位了的。”面对来访的南方电网贵州毕节金沙供电局大水供电所片区客户经理,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走访时,公司董事长罗兴邦颇为感慨地说。罗兴邦的感慨,源于越来越好的政策。2019年,为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毕节供电局严格落实贵州省发改委和贵州电网公司的政策,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收费的“三零服务”政策,实现用电报装“一次都不跑”。
从“城乡半小时交费圈”,到用电报装“一次都不跑”,客户体验提升的背后,是毕节供电局对“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一宗旨的坚守。
切实精准帮扶,着力提升帮扶成效
毕节供电局始终把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巩固电网架构、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同时,毕节供电局始终把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以“电力行业扶贫、定点产业扶贫、公益帮扶”三点发力,切实精准帮扶,着力提升帮扶成效。
早在2012年,毕节供电局就向一些贫困村派出了驻村干部。时任南方电网贵州毕节毕节威宁供电局迤那供电所所长的解伟,就被派驻到迤那镇双营村,当了村长助理。上任伊始,解伟经过广泛走访调研,认为当地在种植半夏这一耐旱、耐寒的药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于是选定了当地一名青年党员家为试点,从投资到培训到种植药材,均由解伟从中牵线,协调各种资源。短短3个月的时间,一亩多半夏长势良好,卖出了好价钱。试点成功后,解伟开始在当地推广半夏等药材种植。昔日只长荞麦和洋芋的土地,长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定后,毕节供电局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更高效的投入,更可靠的制度保障,精准施策,尽锐出战。
“我们先后一共累计派出了2447名干部深入一线参与扶贫。其中大部分都担任过乡镇供电所所长,长期和基层地方政府、老百姓打交道,群众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毕节供电局党建人事部主任郑馨介绍说,扶贫干部的选派,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流程,每选派一名干部都需要党委讨论决定,只有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员才能入选为扶贫干部。
2018年3月,南方电网贵州毕节毕节织金供电局城管关供电所所长吕荣来到织金县茶店乡龙井村,成当上了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龙井村引进了桑蚕种养殖项目,村民走进养蚕车间成为“蚕农”“蚕妇”,不仅拿到了土地流转费,每月还能领取了工资,收入明显增加。
据了解,2016年以来毕节供电局仅2019年一年,毕节供电局就争取到南网南方电网扶贫捐赠项目1026个共计120328.1万元,仅2019年就有扶贫捐赠项目10个共计120万元,落实落地种植产业项目3个,党组织活动阵地1个,基础设施建设5个,发展农业项目1个,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另外,还购买了142.31万元的扶贫农产品,通过消费直接带动扶贫。
“感谢毕节供电局的工作!充分肯定一年来所做出的贡献。今后的重点工作要在电网规划上着力,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20192020年3月16日,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在《毕节供电局脱贫攻坚电力保障工作情况汇报》报告上作出批示,对毕节供电局脱贫攻坚电力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谢!
短短几行批示,字字分量十足,其中有感谢,有肯定,更有激励和期待。对毕节供电局全体干部员工而言,则是成就感、使命感、紧迫感都在心头。2020年,毕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电网人使命在肩,容不得丝毫倦怠和松弛,唯有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为毕节实现全面小康贡献更大力量。(张文博 程基)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