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德昭村:春天正是农忙时 产业调出新生活

2020年03月23日15:0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三月,春暖雨润,新芽吐绿。

天刚蒙蒙亮,吃过早饭后,66岁的德昭村村民罗天银带上锄头、铁锹、肥料等生产物资出了门,准备前往村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开始一天的劳作。

蔬菜种植、核桃种植、蜜蜂养殖,产业调整以来,紫云自治县宗地镇德昭村大力发展产业,罗天银每天在蔬菜基地里能挣到80元的收入。在德昭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挣钱,这对于世代生活在深山的罗天银来说,多少有些意外。

德昭村是是紫云自治县5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当地依托生态优势,注重培育长效产业。如今德昭村依托自身区位、交通、土壤等实际条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等短平快、效益高的产业。

在德昭村600亩莲花白种植基地,德昭村村委会主任陈万忠正在种植基地的忙碌着,指导务工人员对莲花白的管护,看重当地的山水生态,他感觉到这个产业有奔头。

“这里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种植莲花白,一亩产量可达8000斤,产值2800元以上,由县级龙头企业统一保价回收,在莲花白收获后,我们还将结合市场需求续种错季节蔬菜,完全不担心经济效益。”陈万忠说,德昭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的村民也很积极地把土地流转出来,村民们从农民转身变为农业产业工人。

据了解,近年来,德昭村通过发展莲花白种植600、蜜蜂养殖50箱、亩、佛手瓜种植100亩以及近千株核桃种植,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贫困户梁小英是德昭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虽然她一家子都很勤劳,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一直未摘掉“贫困户”的标签。在村里打俩发展产业后,梁小英一家将土地流转了出来,努力学习种植技术,积极参与到产业基地的务工里去,一年多的时间,家里便摘掉了“贫困户”的标签。“年龄大了,要出远门打工完全不现实,幸好村里大力发展产业,给我们提供了就近学习技术和务工的机会。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时代,只要勤快,吃穿都不会愁。”梁小英说。

德昭村驻村第一书记马超介绍,德昭村以莲花白种植为主导,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721”利益链接机制,全面推进村里农产产业结构调整,除连片土地由村里合作社统一流转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外,还严格按照“0玉米”的相关指示精神,免费为村民发放黄豆、葵花籽等种子,引导村民自身选种从低效向高效转变。

“继续补齐短板,是目前德昭村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底,村里将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的补齐工作,因户施策,优质高效地达到脱贫攻坚标准。现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更要盯紧目标,坚持不懈,拿出决战的精气神,从村民持续增收着手,让德昭村富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德昭村驻村第一书记马超说。(狄凯 杨曦)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