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外输”+“内转” 实现就业近7万人

2020年02月28日17:2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行李装车。牟慧松 摄
行李装车。牟慧松 摄

一个岗位点燃一份希望,一份收入保障一个家庭,一项服务温暖一段旅程。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七星关区主动牵线搭桥,畅通渠道,服务就业,通过“外输”“内转”相结合内外发力,已引导近7万人顺利转移就业。

2月26日的毕节东客车站,暖阳高照,158名七星关农民工经过区人社、运管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一点名核实、体温检测和安全检查后,有序进入候车厅,乘坐农民工返岗专车向温州瓯海区徐徐出发。

这是由温州瓯海区和毕节七星关区政企联合往瓯海区企业输送的第四批返岗农民工。自2月17日全区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安全、顺利返岗开辟“绿色通道”以来,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搭乘返岗“直通车”,回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工作岗位。

踏上返岗旅程,撒拉溪镇王燕平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直接到公司,中途也不用转车,还免车费,上班也是包吃包住,这哪是去打工?简直就是去享受生活。”幸福来得太快,让王燕平有些反应不过来。

踏上返岗旅程,小吉场镇康琼坤夫妻憋足了劲。“从年前回家到现在已经有3个多月了,在家里一直等啊等,就担心今年出不去。”出不去,上不了班,没有收入,康琼坤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

踏上返岗旅程,年轻的吴雪还带着一份美好的憧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外面的世界,接触不一样的人。”吴雪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日子也将越来越好,她想做的事还很多。

“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厂门。”七星关区就业局局长王玉莹介绍,摸底数、登信息、集岗位、畅渠道,七星关区人社、运管等部门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提供“点对点”服务,源源不断向浙江、福建、广东等用工大省输出就业人员。

“外输”实现农民工返岗,“内转”同样让就业无忧。根据农民工意愿合理安排岗位,引导就业,七星关区“套餐式”岗位供给做好做足农民工就近就业大文章。

2月27日,对坡镇组织86名农村劳动力到七星关经开区华耀服装、陆海龙腾鞋业和宝贝鞋业等企业参观选岗,就近解决农民工就业需求。

“效果挺好的,参观完两家企业就有30多人签了就业意向书,通过培训后他们就可以上岗了。”对坡镇副镇长叶燊介绍,组织农民工到经开区企业选岗就业采取的是专车接送服务,所有费用不需要农民工花费一分钱。

把就业作为农村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对坡镇在区就业局的指导下,分类别、分批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接下来一段时间,每天都将安排农民工到经开区选岗就业。

“镇里成立了一个由6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的‘农民工返岗就业服务部’,在全镇13个村(社区)分别以党支部牵头成立一个服务点。”叶燊说,各村(社区)以大喇叭和干部入户宣传方式动员农民工积极返岗就业,并登记就业意向和做好就业渠道保畅工作,让全镇2000多名农民工全部返岗就业。

其实,七星关区经开区企业10多天前就在区委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的指导、帮助下有序开展了复工复产工作,一家接着一家企业陆续开工,目前已经有90多家企业恢复生产,急需的员工就达5000多人。

“在这里上班很方便,主要是离家很近,十几分钟就可以回到家里,关键是在吃住都是免费的。原来就怕开不了工,不能出来挣钱,现在不担心了。”李春梅是柏杨林街道办事处的易地扶贫搬迁户,10天前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她顺利地在贵州华耀服装有限公司上了班,三个月的实习期满后,还能拿提成。

目前,七星关区已成立返岗就业工作专班,全面加强对区内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务工地企业用工需求的排查,通过“外输”“内转”的内外联动机制,稳步、高效推进农民工返岗就业,既为区内外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又便捷了农民工返岗就业路。

“将加强和用工集中地的联系,摸清全区农民工就业意向和信息,跟踪回访,主动对接,积极引导,耐心服务,尽快帮助我们七星关区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工作岗位。”王玉莹表示,下一步的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不减,政策不减。(牟慧松)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