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抓实“八要素” 发展高效产业

2020年01月17日08:55  
 

团泽坝区高粱基地

汇川区团泽坝区一角

松林镇上庄坝村民正在采收白菜

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蔬菜基地

汇川区松林坝区

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

汇川区泗渡坝区

如何让14个坝区实现长足发展,如何在20077亩的坝区土地上结出“致富果”?

汇川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将坝区培育成现代农业“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和市委、市政府“一手抓坝区、一手抓园区”的工作要求,牢牢抓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聚焦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纵深发展。

  1

  聚力“五化”建设 提高产出效益

1月13日上午,笔者走进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蔬菜基地,目光所及田成方、土成块,机耕道整齐划一,喷灌设施、监控摄像头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的蔬菜丛中,当地农民正忙着将刚采收的白菜整理装筐,送往前来收购的物流运输车上。

“按照订单,今天采收的2000斤青口白,将送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遵义市汇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登其说。

据介绍,上庄坝蔬菜基地由松林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涉及537户村民的1859块田土,总面积达733亩。近年来,汇川区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约2000万元进行集中整治,逐步配套齐全该基地基础设施。

“这块地由我公司运营,一年四季轮种蔬菜,先后种过辣椒、冬瓜、大蒜、茄子等十余个品种。”吴登其说,2019年,该基地签订蔬菜订单6000余吨,实现亩产值1.6万元。

同样的景象,也在汇川区其他13个坝区上演。

汇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安红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智慧化“五化”要求,全区整合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设施等项目资金共2.6亿元,先后建起坝区机耕道62公里、沟渠93公里、喷滴灌面积172万平方米、育苗大棚120万平方米、冷库4000立方米,形成“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喷滴灌”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一块地”。

如今,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团泽镇、松林镇等地引进经营主体,按照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打造有机高粱、商品蔬菜等种植基地;高坪街道、泗渡镇等镇(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发展蔬菜、花椒、“稻+鸭”等高效产业。

  2

  实施“六个一”举措 加快产业兴农

在团泽镇木杨村五凤大坝,当地村民正在田间地头忙着管护莲花白、莴笋、白菜……

据木杨村党总支书记廖正元介绍,以前,五凤大坝种植蔬果,但因种植分散、缺乏种植管理经验和技术等因素,导致产业发展滞后,当地村民收入难增。

“农民没有经济收入,纷纷外出务工。”廖正元说,五凤大坝土地大多闲置,即使村委会动员村民种蔬菜和蓝莓,但鲜有人打理,坝区产业发展始终不成气候。

随着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纵深推进,区、镇相关领导干部多次走进木杨村考察、调研,研究解决办法。

最终,团泽镇以创新资源整合“一盘棋”、产权改革“一块地”、生产组织“一套标”、产销对接“一条龙”、利益联结“一股绳”、共建共享“一条心”的“六个一”工作举措为着力点,按照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经营、统一销售,采取“龙头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方式,将五凤大坝405户农户876亩土地流转整合,引进4家经营主体,同贵州汇仓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产销对接关系,打造商品蔬菜种植基地。

“村民只需出土地、出点力,就能有不错收入。”廖正元告诉记者,今年,五凤大坝预计可带动所涉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今年,村民刘光容家的4亩地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种植蔬菜后,也被聘请到坝区务工。“每亩地土地流转费年收700元,务工工资每天70元,按每月做工20天、一年做工10个月计算,年收入有16000多元。”聊及收入,刘光容笑容满面。

如今,按照“六个一”工作举措,在坝区产业发展中,农户可以土地入股收“租金”、以劳动力入股领“薪金”、加入合作社获“股金”、反租倒包发展生产得“现金”。目前,全区14个坝区以土地入股的农户有9101户,累计吸纳务工9875人,1820户通过返租倒包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1592户7564人脱贫增收。

  3

  打造“五五五”模式 助力农民增收

在汇川境内,时常可见一辆辆写有“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标志的物流运输车来回穿梭。跟随物流运输车,笔者来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

据该中心运营负责人张进刚介绍,总投资1800万元的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具有生鲜蔬菜分拣、肉类分割、净菜加工等功能,拥有28辆冷链物流运输车,承担汇川区中小学校以及部分机关、企业等170余所食堂约9万人的食材配送任务。

笔者在该中心发货区看到,每一筐食材都贴有“体检报告”,详细记录着配送日期、配送员、订单数量、安全相关检测数据等信息。

此外,该中心数据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笔食材订单进度,每天销售了哪些品种、什么农产品最受欢迎,一目了然。

张进刚告诉记者,订单数据经分析后,便推送给各专业合作社,用于提前指导、安排种植计划,在提高中心管理效益的同时,助力农民降低生产成本。

笔者获悉,通过精准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生产端农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10%的增长,销售端农产品价格则下降了10%。一增一降,一年来,带动了汇川区3.1万户农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汇川区探索的“五五五”工作模式——搭建区级调度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冷链物流运输平台、安全监测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五大平台”,抓实“运营端”;聚焦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和智慧化“五化”标准,抓实“生产端”;实施农校、农医、农超、农批、农企“五个对接”,抓实“销售端”。

据统计,通过“五五五”工作模式,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已与172家单位签订配送协议,覆盖10余万人,累计实现销售额1.83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真正实现农民多赚一点、市民少花一点、企业积累一点。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姜世甫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汇川区将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坝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八要素”,围绕“四新一高”目标,以“坝长制”为抓手,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坝区产值上下功夫,纵深推进“五五五”模式发展,把“农民多挣一点、市民少花一点、企业积累一点”做得更实更好。(周旭敏)

来源:遵义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