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铜仁市经济发展亮点频闪

2020年01月08日09:08  
 

2019年,铜仁市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加压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19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5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5%、5.3%、10.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2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0.5%。

脱贫攻坚连战连捷。预计2019年全市36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少贫困人口12.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6%。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被《中国扶贫》杂志、人民日报和中组部《组工通讯》刊载,被国务院扶贫办收录为国家脱贫成效考核唯一市级典型案例。“76554”工作方法收入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编》。

农村产业革命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全市创建样板坝区12个、达标坝区62个,调整产业结构150.5万亩,粮经比达32:68。新增省级农业园区11个、排全省第一。江口抹茶产业园成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成功举办2019梵净山抹茶大会,全省乡村振兴暨农村产业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三变”改革工作推进会、油茶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2019年,全市加快推进"六绿"攻坚行动,全年完成绿化面积58.4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19%,居全省第二。全年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35%以上,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增长117.56%,排全省第一。梵净山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国际编号"21502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

风险防范基础日益夯实。2019年,全市严格落实"六防六化"工作要求,全口径监测地方债务,偿债应急资金池效用明显,"新租赁""工程贷""民工惠"试点创新推进,获批中央财政支持贵州省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唯一试点城市。2019年人民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9年,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项目450个、投资995亿元。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排全省第一。铜怀高速铜仁段建成通车,5条高速全部纳入省级统筹。铜仁西互通工可获批,德余高速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总数达9个、排全省第一。大兴水利枢纽等24座中小型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德江潮溪等9座小型水库开工建设,思南花滩子大型水库纳入水利部2020年开工计划,工程性缺水问题基本解决。凯里至铜仁天然气长输管道玉屏段基本建成,增量配网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创新动能日益增强。2019年,我市碧江经开区、铜仁高新区申创国家级高新区有序推进,获批省级科技园区6个,成立院士工作站1个,获省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级地方标准制定发布数全省第一。新申请专利1808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0亿元,增长27%。

数字经济生机蓬勃。2019年,我市坚持走应用驱动的大数据发展新路,新增大数据企业51家,实施融合标杆项目8个、融合示范项目71个、带动融合企业126户,打造大数据应用场景142个,成功举办数博会铜仁分会场。创新建设城市数据中台,铜仁大数据运营中心(一期)上线运行,建成5G体验基站9个。平台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现有平台企业14家,实现产值21.6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0亿元、增长7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7.69%。

改革开放激发新动能。2019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9万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25亿元,营商环境指数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获评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营商环境十大标杆城市。铜仁凤凰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基本完成,黔北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一市两机场格局正在形成;铜仁海关挂牌成立,大龙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黔东无水港多式联运"陆海通道"有力推进,铜仁开放之路越走越宽。(李桃红)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