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白春霞)6月10日,國務院公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鬆桃自治縣巴狄雄薩滾、鬆桃苗繡兩項成功入選。
據了解,“巴狄雄”,苗文記作:baddeibxiongb,是苗族東部方言關於酬祖祭祀活動的專門稱呼。這種文化,僅保持苗語的苗族地區才傳承下來。
苗族“巴狄雄”口傳經典,與苗族歷史一樣源遠。苗族歷史可追溯到距今4600年前的蚩尤時代。苗族“巴狄熊”口傳經典,是用苗語唱經的祭司、理老在酬祖祭祀活動中,按照儀式規程演唱的苗語經文。苗族酬祖祭祀的儀式很多。不同功能的儀式,所演唱的經文均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說,一場祭祀活動的經文,是一部獨立存在的經文。
鬆桃苗繡指鬆桃自治縣范圍內生產的苗族刺繡,多以花鳥虫魚、日月山川為題材,其構圖夸張浪漫,圖案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著色大膽自由,針法繡法多樣,具有鮮明的風格。內容體現苗族人民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