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牛山上存浩氣 溫泉之鄉譜新篇

2021年06月22日09:25  來源:貴州日報
 

建設中的石玉高速從困牛山村穿行而過。

困牛山紅軍壯舉紀念碑 (本版圖片均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杰攝)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付鬆 朱邪 楊聰 潘佳本

困牛山上留壯舉,黑灘河邊憶英烈。

1934年10月16日,紅六軍團十八師五十二團為掩護主力南撤轉移,將圍追堵截的敵人引向位於石阡縣龍塘鎮的困牛山。

面前是圍追堵截,身后是河谷深淵,100余名紅軍戰士寧死不做俘虜、寧死不誤傷百姓,奮身跳崖,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鑄就了“絕對忠誠、信念堅定、勇於犧牲、赤誠為民”的困牛山戰斗精神。

在這場悲壯的戰斗中,沒有一個人叛變,沒有一個逃兵……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革命先烈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我們留下了榜樣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養。

87年來,在紅軍戰斗過的這片土地上,英雄的事跡廣為流傳,革命的精神世代賡續。

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上,石阡縣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奮力攻堅克難,用汗水、青春、熱血乃至生命書寫了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戰斗壯歌,攻克了一座又一座貧困堡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戰貧奇跡。

2019年4月,石阡縣脫貧摘帽,17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7240戶108260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一道邁步全面小康新征程。

如今,在石阡縣217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改革發展蹄疾步穩,經濟社會持續向好,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不畏艱難險阻、不懼山重水復,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長征精神,始終是石阡人民代代傳承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