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桐梓縣著力“建設好、管理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採取“村黨支部+護路員+分段承包”模式,積極推進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工作,將“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提升群眾獲得感,助推鄉村振興。
“四好農村路”串起一幅幅鄉村美景。王印攝
“你看,路邊的垃圾要隨時巡查隨時清理,還有這些雜草已經遮住路肩了,要及時清除。”
張興莉是桐梓縣官倉鎮官倉社區黨總支部書記,也是官倉社區至后壩通村公路的路長,該條公路全長2.51公裡。作為路長,張興莉需要定期巡查道路,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督辦。
張興莉安排巡路是發現的問題。陳娟攝
在農村公路管護上,桐梓縣實行“縣道縣管、鄉村道鄉鎮管、組道村管”責任機制,為每一條農村公路都配備路長,目前全縣縣級路長有7名,鄉村兩級路長有700余名。
此外,各鄉鎮(街道)整合保潔員、護林員兼職護路員,對轄區農村公路進行養護,官倉鎮官倉社區羅光強就是一名護路員。
護路員羅光強正在清掃路面。陳娟攝
“我每周對路面管理部低於3次,每次出來要帶鋤頭、鏟子、鉗子,還有掃把,每一次養護要6個小時左右。”
保持路面清潔、清除路肩雜草、做好路旁綠化養護、清除路面障礙物等就是護路員的工作,每名護路員養護范圍約10公裡,全縣像羅光強這樣的護路員有900余名。
桐梓縣建立和完善全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體系,縣級對鄉鎮實行平時檢查和季度考核相結合方法,考核內容包括檢查考核公路的養護質量、路長制的執行情況以及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的情況等,把農村公路的季度考核結果與養護經費直接挂鉤。
該縣各鄉鎮(街道)還積極組織干部走村入戶宣傳相關知識,號召群眾一起管路、護路,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工作共同出力。
農村公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通”到“美”,路通百業興,老百姓也嘗到了甜頭。
桐梓縣“組組通” 打通群眾最后一公裡。婁倫權攝
桐梓縣官倉鎮官倉社區居民趙光美家就住在公路旁邊,家門前的通村公路不僅寬敞、平坦、干淨,兩旁栽滿了花草,十分漂亮。
“經常有人來我們這裡耍,我就把家改造成了鄉村旅館,一年能掙2、3萬元。”趙光美說。
“四好農村路”串起一幅幅鄉村美景。劉世平攝
據了解,桐梓縣共有農村公路5000公裡,目前,全縣所有農村公路列養率100%,經常性養護率100%。一條條“四好農村路”,正串聯起一幅幅鄉村美景,延伸著桐梓鄉村振興之路!(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