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人民法院:“七措並舉”強化訴前調解出實效

2021年06月10日15:1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大方縣人民法院致力於“我為群眾辦實事”,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順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傳承發展“楓橋經驗”,以“便民、高效、成本低”為著力點,七措並舉推進訴前調解工作,通過非訴訟方式大量化解矛盾糾紛。

特邀調解員開展訴前調解工作。王瓊攝

強化機制建設,解決制約工作發展的瓶頸。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工作短板。針對訴前調解運行中反應出來的流轉效率慢、調解時間長等問題,及時查找和分析原因,研究實質性解決辦法。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大方縣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訴訟服務實施方案》《大方縣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實施細則》,嚴格訴前調解流程管控、完善多元解紛合理考評機制、延伸多元解紛覆蓋范圍,確保訴源治理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研究部署訴前調解有關工作。王瓊攝

強化硬件設施建設,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將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設置訴調對接中心、訴前調解等窗口,根據當事人不同需求,提供風險告知、訴前調解、法律咨詢、判后答疑等“一攬子”法律服務,引導當事人理性訴訟,主動調解,打好訴前調解工作基礎。設置專門訴前調解室,購置辦公設備,並在訴前調解室布置訴前調解文化牆,營造溫馨的訴前調解環境。

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聘請閱歷豐富、有糾紛調解經歷、群眾威望高的各行業人員48人作為特邀調解員,立足縣域內糾紛特征,選派專業性強、審判經驗豐富的員額法官,有針對性地加強訴前調解隊伍培訓。設立調解團隊,打造符合大方縣情的調解平台,促進訴源治理。由立案庭員額法官、司法輔助人員專門負責協助和指導特邀調解員開展訴前調解,通過實踐鍛煉,不斷提升訴前調解隊伍業務能力水平。

強化多元調解,促進社會和諧。針對當前轄區內社會矛盾凸顯、利益主體多、關聯因素復雜、處理難度大等特點,進一步拓寬糾紛解決渠道,充分挖掘調解資源,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通過聘任退休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陪審員、律師、村干部等為特邀調解員,充分發揮不同行業的專業優勢,借助社會各界和群眾力量,妥善處理社會矛盾,實現化解矛盾糾紛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促進社會和諧。

強化訴調對接,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針對已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易反悔的情況,為讓當事人省時、省力、省心,充分發揮司法確認“不收費、抗反悔、可執行、促效率”的作用,在訴訟服務中心增設了“司法確認窗口”,依法貫徹執行司法確認制度,積極引導當事人走司法確認的“捷徑”,通過法律途徑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效力,用法治手段固化調解成果,有效解決“調解—反悔—再調解—再反悔”的馬拉鬆式難題,實現訴前調解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根本目的。1月以來,在線提交司法確認案件 566 件,裁定確認協議有效案件564件。

強化監督考核,確保工作落實。將訴前調解工作納入審判執行考核評價體系,細化訴前調解工作任務,量化訴前調解工作指標,合理確定分值進行評價。適時開展督查,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對工作不力的部門,發出督辦通知限期進行整改,並將被督辦部門記入負面清單,作為年終質效扣分事項。將立案庭、各人民法庭相關工作情況進行公示,並發出工作提示,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的方向。定期開展統籌調度,實行每周一提示、每月一調度,推進工作落實。

強化宣傳推廣,大力營造訴前調解社會氛圍。通過大方法院微信公眾號、微博、電視宣傳、張貼宣傳標語、現場釋明等方式,線上線下對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流程、優勢、便民、高效、成本低等特點進行大力宣傳,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增強群眾認同感,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營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良好氛圍,促進大量糾紛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

截止目前,大方法院新收各類民商事訴訟案件立案3519件,訴前調解案件2803件,訴前調解案件佔新收各類民商事訴訟案件立案數的79.65% ,訴前調解已結案件2555件,其中調解成功2234件,調解成功率 87.44% ,形成了訴前調解推送率高、成功率高的“雙高”態勢。據貴州省高院對2021年4月全省人民法庭訴前調解工作情況的通報,大方縣法院3個人民法庭在全省正式挂牌運行的352個人民法庭中排列全省前10名。(侯海南、王瓊)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