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雲”上貴州鄉村之美

——新版大型布依族民族歌舞劇《雲上梯田》排演側記

2021年06月02日09:45  來源:貴陽日報
 

布依漢子慶祝好酒釀成劇照。

布依女制作蠟染布劇照。

“鄉村振興新時代,筑夢在山中。雲上數據新科技,幸福在雲中……”5月26日、27日晚,由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廳、市政府出品,貴陽演藝集團原創並經過打磨提升的新版大型布依族民族歌舞劇《雲上梯田》進行了兩場匯報演出,精彩的演出,將觀眾帶進了美麗的“雲”上貴州。

大幕拉開,舞台上的貴州布依村寨美如畫卷:山高入雲,山間梯田層疊,白雲環繞著山寨……該劇講述的是布依族青年龍國良雁歸故裡、反哺家鄉,運用大數據改變山鄉生活的故事。該劇四大篇章,始終圍繞男主角展開:回鄉、創業、成立合作社、受挫……最終,大數據帶來大豐收。完整的故事鏈有起有伏,帶領觀眾感受他們的喜與樂、哀與愁。

演出中,亮麗的布依族服飾、獨特的蠟染、歡樂的長桌宴、濃郁的酒文化等,讓觀眾體驗到了獨特的布依文化。

“2021年,我們迎來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雲上梯田》意在展示貴州鄉村振興的艱難歷程與成就。”貴陽演藝集團副總經理田應斌說。

該劇曾於2020年10月28日在貴陽首演,是該集團為了參與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選拔而重點打造的劇目。作為國內首部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文藝作品,貴陽演藝集團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新版《雲上梯田》,以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歌劇舞劇院導演劉嵩受邀擔任該劇總導演,他告訴記者,去年在貴陽的一個布依寨採風期間,一位80多歲老人的經歷感動了他們: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是村裡唯一一個走出去讀書的大學生,他在城裡讀完大學后並沒有選擇留在城裡發展,而是選擇回家鄉當老師。在老人的影響下,他的孩子大學畢業后也選擇回到了家鄉。“老人的故事再加上當地頗具特色的布依族文化,激發了大家的靈感。”劉嵩說。

劉嵩介紹,新版《雲上梯田》的“雲”包含了數據之雲,生態之雲、幸福之雲。該劇的亮點體現在三個方面:雲上科技、布依族文化元素、鄉村振興。創作中首先對貴陽“中國數谷”的城市名片進行了梳理和發展,對布依族文化的提煉和提升也用了很多心思。“近幾年來,貴陽的大數據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在大數據的影響下,農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部作品選取了布依文化作為其文化基因,但卻不只是表現原生態文化,更多的是表現新時期新的布依寨發生的新故事。”劉嵩說。

“自從《雲上梯田》被確定為全國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參演劇目,創作團隊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劇目更精彩,更能代表貴陽、貴州,畢竟這是貴陽市選送的劇目首次代表貴州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田應斌說。

經過三個多月的重新創作、編排,新版《雲上梯田》不再聚焦宏大的敘事,而是集中於人物,內涵較上一版更為深刻。“內容上進行顛覆性的修改是為了更真實地反映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希望大家在看完這部劇后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勃勃生機,對未來充滿希望。”劉嵩說。

作為貴陽市打造的重點劇目,《雲上梯田》在貴陽演藝史上實現了多個創新突破:投入演職人員140余人,創下貴陽原創劇目人數新高﹔同時,一改過去大型劇目以外援為主的格局,此次演出基本以本地演職人員為主,大家都集唱、跳、演於一身,保証了劇目的質量與欣賞性﹔此外,劇中關於大數據助力鄉村振興的演繹,恰是貴陽多年來借大數據之東風,騰雲而上高速發展的縮影。

90后歌手楊一方此次在《雲上梯田》中扮演女主角——一位鄉村支教老師。雖然4年前她剛從大學畢業來到演藝集團時就參演了苗族歌舞劇《射背牌》,但她覺得這次的演出對她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上一部歌舞劇是一個傳說故事,而且我只是在台上唱歌,並不需要演。這次出演的是現實題材劇,表演上不僅要克服歌唱演員的表現習慣,更要做到情感的真實流露,而且導演的要求很高,讓我感到壓力很大。”

楊一方說,雖然整個排練過程非常辛苦,但也很愉快:“每個人都投入到創作修改中,都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精益求精,這種氛圍特別讓我喜歡。這是一次難得的舞台實踐,讓我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升。”

“相比去年那場,新版《雲上梯田》人物刻畫更飽滿、劇情更緊湊,在舞美設計、燈光運用等方面也更巧妙、精美。”時隔七個月,再次觀看該劇,市民李女士對這部劇依舊贊不絕口。

據悉,新版《雲上梯田》在完成5月26日、27日兩晚的匯報演出后,將於6月16日參加全省第七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之后將進行全國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視頻錄制。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趙紅薇 文/圖

(責編:唐杰、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