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技術交流會在畢節召開

2021年05月28日17:1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底棲動物固定及分樣實操現場。
底棲動物固定及分樣實操現場。

5月28日,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技術交流會在貴州畢節圓滿閉幕。

此次技術交流會自本月25日開始,由長江流域水質監測中心主辦、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協辦、畢節市水文水資源局承辦。交流會專家、技術骨干雲集,來自長江流域水質監測中心、長江委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科院地湖所、南昌工程大學、河海大學等有關專家、教授,長江流域的雲南、四川、重慶、甘肅、河南、廣西、湖南、江西、新疆、貴州等十個省(市)水文部門有關專家、技術骨干共計50余人參會。

據了解,該會議採取了“理論技術研討交流+野外現場操作實踐”的模式,對浮游生物、著生藻類、水生維管束植物、魚類、底棲動物等水生態指標的監測技術以及室內鏡檢及分析、長江流域水生態現狀與問題分析、水生態監測採樣工具應用與實踐等課題進行深入的交流研討學習,實用性強、干貨滿滿。

“傳統的魚類監測方法僅能估算魚群密度,無法准確鑒定種類,靈敏度低,通過此次技術交流了解到的魚類‘環境DNA’監測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適應當下的禁魚大背景,對環境友好,不傷害監測對象,對我們今后開展魚類監測工作很有啟發。”來自雲南省水文水資源局的孫艷利表示。

魚類“環境DNA”監測是指在不進行任何魚類捕撈的情況下,通過提取、分析魚類釋放到水環境中的尿液、糞便、粘液等胞內DNA或者是細胞死亡后裂解放到環境中的胞外DNA,以實現對魚類的監測鑒定。

“通過內容豐富、全面的交流學習,我對水生態監測各項技術都有了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比如說南昌工程大學的陳宇煒教授對鄱陽湖、洞庭湖等監測治理研究案例深刻、獨到的見解為我們開展草海水生態監測與保護研究提供了許多新思路。”畢節市水文水資源局有關技術人員表示。據悉,在貴州省范圍內,畢節市水文水資源局率先於2020年底謀劃開展水生態監測評估試驗,但技術人員未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主要靠自學和單位內部交流,工作推進速度較慢,而這次會議剛好在他們技術攻關的關鍵期召開,學習成效十分明顯。

“甘肅省的水生態監測工作剛起步,所以我們是挑著重擔子帶著重任務來參加會議的,通過近幾天的學習交流,特別是開展的野外實踐和室內鏡檢分析,有效把我們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落到了實踐中,也讓我們懸著的心裡有了底。”來自甘肅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的王娟表示。為了確保學習交流的有效性,切實讓知識落到推動實際工作中去,27日,主辦方將參會人員分為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動物、水生植物四個項目組同時輪流開展野外現場操作及室內鏡檢分析,並分別由長期開展相關項目研究的專家、博士進行指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更要充分發揮水文行業優勢,不斷提升監測能力,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切實做好水生態監測,守好水生態安全第一道防線、守好我們共同的母親河,從而為服務長江經濟帶健康長效發展貢獻水文力量。”在28日的總結交流會上,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文/圖 趙嬌、張靜)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