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進新家 開始新生活

劍河安居與樂業並重

2021年05月20日09:09  來源:貴州日報
 

“如果在兩年前,我不會想到一家人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劍河縣幸福小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張進武感慨。

2016年,劍河縣開啟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3個,觀麼集鎮安置區1個的建設工作。后來5年間,劍河縣上萬群眾生活發生破繭成蝶般的蛻變。

“以前,一家人擠在南江村破舊木屋,因為要照顧3個小孩,所以我們兩口子隻能在附近打臨工,每年掙錢僅夠孩子學費和家庭基本生活開支。”張進武說起過去生活,難免心酸。

2019年12月,劍河縣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盡銳出戰。實現該縣18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9703戶80184人全部脫貧,建成幸福、思源等4個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完成4151戶18145人易地搬遷安置。提前一年接受國家第三方評估,順利摘帽,精彩出列。

隨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加大力度,劍河縣易地搬遷小區深入推進“五個體系”,重點聚焦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小區內配套建成社區服務中心、幼兒園、小學、衛生室、警務室、平價超市和休閑廣場,開通安置區公交線路,保障搬遷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孩子從家裡到學校直線距離僅幾百米。

“現在,不僅孩子就近上學,有助學金,而且家裡老人去醫院也有保障,生活原來越好。”張進武說,在政策幫助下,機遇更多,他看准機會,向銀行申請針對貧困戶創業的特惠貸款,通過學習技術,與妻子一起在縣城近郊開了兩家店鋪做生意,年淨收入近20萬元。

“搬進新家,開始新生活,我願意學習更多知識技能,我知道創業是我們家最好的出路。”張進武說,以后資金充足,會將繼續擴大事業規模,爭取讓家人過得更好。

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后,劍河縣堅持以產定搬、以崗定搬,加強有勞動力的搬遷戶全員培訓,有組織地外出務工,多渠道開發本地就業崗位。

截至2020年底,實現就業創業3576戶7270人,其中,縣內就業創業3255人﹔縣外省內就業創業776人、省外就業創業3239人,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戶“一戶一就業”目標,做到挪窮窩和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杰)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