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圖片,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聽著平塘三天旅游公司講解員石利的講解,6名來自湖北和深圳的孩子既新奇又興奮。這是平塘三天旅游公司5月2日接到的第一個科普研學團。
該團由來自湖北的陶女士一家4口與來自深圳的3個家庭組成。按照日程安排,抵達目的地后,跟團導游張家璐與石利交接,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開營儀式。石利向孩子們贈送筆記本和筆,向學生家長頒發“中國天眼”護照,然后參觀天文體驗館、南仁東事跡館和天眼光影館,下午直奔天眼瞭望台參觀射電望遠鏡。
陶女士的女兒陶藝然是武漢市一所外國語學校的五年級學生,參加過學校科技航模小組的她神情專注地聽石利姐姐講解“中國天眼”,還不時在筆記本上記下一些興趣點,以加深印象和了解。“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也有天文方面的內容展陳,但沒有貴州的天文體驗館這麼全面。這次帶兩個孩子來貴州,主要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感受和體驗天文科學的機會。”
作為國家科普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科學實踐教育基地、貴州省科普示范基地,平塘天文文化園的研學游項目發展十分迅速。平塘縣三天旅游公司負責研學對接的楊祺說,整個“五一”假期,節前各家旅行社都已排滿日程,單是5月1日這天,就有3個研學團100多人。
據了解,今年3月研學項目恢復至今,到平塘天文科普基地參加研學的學生已有1000多人,旅行社和相關機構得提前半個月預約,5月份的預約已安排到11日。尤其是一些開設有天文學專業的高校,都將平塘天文科普基地作為重要的研學對象。
為最大限度發揮中國天眼的天文科普、研學教育及文化旅游價值,平塘圍繞“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國際天文文化體驗區、地質生態旅游創新示范區、區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國際天文旅游小鎮”5大目標,從2017年起著力建設集天文科普、研學教育、宇宙探秘、旅游度假、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國際天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