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扑下去、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以黨性立決心,以真情扶真貧。”抵達卜台村的第一晚,陳順才便在駐村工作日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陳順才是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遵義營運管理中心一名職工。2018年3月,陳順才被派遣到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卜台村開展駐村工作,成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3年來,他始終踐行著自己的初衷使命,在卜台村邁過一道又一道坎,帶領全村打贏貧困,邁向鄉村振興的道路。
卜台村村貌。廖迅攝
卜台村有21個村民組、1030戶4303人,屬省級一類貧困村。初來乍到時,由於對政策掌握不透,對村情不熟悉,陳順才和群眾打交道四處碰壁。怎麼辦?不懂政策就學,陳順才迅速整理扶貧政策資料,研究扶貧會議精神,將扶貧政策一點點從書上、從文件上、從電視上寫進工作本,吸收進心裡。
不熟悉村情,陳順才就挨戶走訪,逐片摸排。在一個月時間裡,他走遍了村裡的每塊土地,將村情村貌從山川田野間融入腦海,踏遍了全村1030個門檻,排查了151戶貧困戶,並整理了低保戶、特困供養戶、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外出務工人員台賬。
卜台村村民蔡德勇脆紅李種植基地。廖迅攝
“雖然鞋子走壞了,腳也磨破了,但心卻踏實了。”提起那段日子,陳順才記憶猶新。有了一手資料,陳順才開始在卜台村補偏補短,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
卜台村有兩個村民組缺水,村裡多年前修建了一個水池,但由於年久失修,水池擋牆垮塌、漏水等問題讓供水斷斷續續,遇到干旱季節,飲水就十分困難。了解情況的陳順才親自上山尋找水源,回到派出單位爭取資金支持,為村裡修建新的蓄水池,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們的飲水問題。隨后,為了讓村裡孩子有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他又向公司申請10萬元的專項資金,將學校的操場改建成塑膠操場及跑道。
駐村第一書記陳順才了解村民蔡德勇當前的養殖情況。廖迅攝
在陳順才的努力下,卜台村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有了明顯變化。但陳順才深知,隻有發展產業才能成為脫貧的穩定動力,2018年,卜台村成立了遵義思民惠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全村151戶476名貧困人口全部加入了,依托遵義這一辣椒種植大市和遵義市中國辣椒城的地理優勢,卜台村決定大力發展辣椒種植產業。
卜台村村民蔡德勇葡萄種植基地。廖迅攝
為了推廣村民自產農產品,陳順才多次到派出單位聯系銷售事宜,成功在遵義市蝦子服務區爭取到兩個扶貧專櫃,村民將自產的辣椒、蜂蜜等農產品擺上了展示櫃。
2019年,卜台村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將坪上組撂荒多年的土地經過整治后,開出300余畝肥沃的土地,當年種植高粱產生2萬余元的收入,村民不僅獲得流轉土地的費用,還獲得每天在基地打工的工資和參與分紅。
卜台村村民蔡德勇種植基地。廖迅攝
7個專業合作社、300畝砂仁、1200畝脆紅李專業種植園、2100畝辣椒、林下養雞15000羽……經過兩年發展,在陳順才與全體村干部、村民群眾的奮斗下,卜台村產業不斷豐富,致富動力更加強勁,一個發展興旺、生態興農的卜台村正穩步發展。
2019年,卜台村整村脫貧。2020年初,卜台村引進紅蔥產業,為突破銷售難這一瓶頸,陳順才與駐村工作組積極對接多家單位,經過多次洽談協商,終與貴州省公路局、匯川區區農投公司及馬家灣農貿市場銷售商達成合作協議,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進行推廣銷售,打開紅蔥銷售市場同時,也幫助農戶解決生產銷售風險和務工難問題。
卜台村村容村貌。廖迅攝
在脫貧攻堅進行到“啃硬骨頭”之際,陳順才拿過接力棒,用帶領卜台村擺脫貧困。如今,貴州正將脫貧攻堅成果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陳順才依舊扛起重任:“我見証了卜台村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未來,我將繼續做好駐村工作,奮斗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