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開陽:大數據助力“硒貨”出山

龍章榆

2021年04月27日16:49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開陽富硒農特產品。人民網 龍章榆攝

地處黔中腹地的開陽縣,99.91%以上土壤富含硒元素,是全國少有、貴州唯一的天然、適度富硒區域。

近日記者在開陽縣走訪發現,當地正利用大數據發展優勢,賦能硒產業生產端、銷售端,助力資源優勢充分轉換為經濟優勢。

走進龍崗鎮壩子村的南貢河生態茶園,隻見遠方群山疊翠,茶樹綿延。美景之外,茶山之中的一個個農業環境監測設施並不顯眼。“它們對茶場管理有大作用。”茶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茶場安裝的傳感器,能實施監測環境溫度、濕度變化,管理中心可根據數據進行災害預防、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控研判,助力茶葉產量近幾年提升10%左右。

富硒枇杷獲豐收。康瑜攝

打造富硒特色產業,穩定的產品質量輸出是第一步。但由於種植零散、管理粗放,加之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等自然困境,開陽做大做強富硒特色產業,面臨著產品“不精”“不大”等發展短板。

為此,開陽一面用農業環境監測設施,實現產品產地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一面用物聯網採集系統記錄產品品種、出產地、成熟度、環境指紋以及入庫、包裝、裝車運輸的各個過程,給茶葉裝上“綠色身份証。通過大力推動種植養殖基地監控系統、氣象監測系統、溯源碼等相對獨立的智能體系互聯互通,提升初級富硒農產品附加值,實現“硒貨”更加精致,更具質感。

開陽縣米坪鄉富硒綠殼雞蛋。開陽縣宣傳部提供

產得出來,還要賣得出去。在開陽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開商店的蔣剛對去年年底的那次直播還記憶猶新:縣裡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搗鼓”提供服務,自己便嘗試了“網上帶貨”,“沒有想到,一場下來,富硒土豆絲、面條等產品竟銷出300單。”

將“硒貨”上雲,實現生產與市場需求的精准匹配,是開陽讓“硒貨”出山的重要舉措。為補齊“硒貨”銷售短板,建設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2020年,開陽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完全轉型為全功能升級版,規劃服務大廳、直播間、拍攝間、孵化區和培訓室等功能區。

開陽縣南龍鄉的富硒茶場。開陽縣宣傳部提供

同時,開陽還制定包括“1”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鄉村物流、一件代發公共倉、富硒產品供應鏈和電商人才培訓“4”大農村電商上游支撐體系﹔培育100家個人店鋪和100家企業店鋪“2個100”工程﹔承辦企業自營“N”個旗艦平台的“1+4+2+N”電商發展戰略,為本地農特產品企業提供政策支撐、法規支撐、平台支撐和人才支撐。

“我們既免費為本地農戶和企業提供產品包裝、店鋪開辦服務,還定期開展互聯網營銷、數據分析等電商培訓課程。”開陽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仕發介紹,當前中心開展培訓服務近200余次,孵化電商經營企業數十家,開設網絡店鋪超100個。

現場直播帶貨。人民網 高華攝

土豆絲佔據各大主流電商平台同類產品榜單、新鮮枇杷當天採摘發貨,最快一個晚上送到消費者手上……當前,開陽富硒農特產品因信息不暢而導致的農產品銷售問題正加速解決。

2020年,開陽富硒產業總產值達到80億元。圍繞茶、藥、菌、枇杷、蛋等產業,到2025年,開陽硒產業總產值要力爭達到200億元。開陽縣硒產業發展中心產業發展科科長晏文華表示,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在幫助硒產業生產提質、品牌升級、暢通銷路等方面有先天優勢,開陽將進一步借力省、市大數據發展優勢,把硒產業打造成為強縣富農的特色支柱產業。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