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貴州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在學院樓1219教室召開“致敬太陽物理學家汪景琇院士——‘講好入黨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青年黨史學習教育線上專題訪談。太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貴州師范大學南仁東班特聘班主任汪景琇受邀出席。貴州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蘇醒、學院團委書記吳培、2020級南仁東班全體同學參加。
“致敬太陽物理學家汪景琇院士——‘講好入黨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青年黨史學習教育線上專題訪談現場。
本次訪談由2019級天文班陳星江代表學院師生從“講述入黨故事”“顧天文歷程”“回首過往故事”“寄語南仁東班”四個方面進行交流訪談,2020級南仁東班黃丹丹、姜正活同學作學習匯報發言提問。
在訪談中,汪景琇院士講述了自己青年時代曲折艱難的求學入黨過程,他表示:“那時候我就想,我們這一代按照黨和國家指引的方向,一定會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把國家建設好,所以我自己要求入團入黨,這個願望一直是沒有停止下來的。”從閱讀李大釗先生“高筑神州風雨樓”到自己所寫“共筑神州幸福樓”,汪景琇院士將自己畢生的經歷與學識都獻給了偉大的天文事業,將一生的信念與奉獻都交給了黨和人民,表達了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與為國家建設作貢獻的偉大理想。
汪院士在談到國家天文事業發展的過程時提到,天文事業最艱難的那段時期,已經被老一輩科學家所承擔了,他們以自己的淵博學識和科學思考,為中國天文事業奠基做了戰略思考規劃。而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做的就是承上啟下,把老一輩的優秀的科學精神和事業接下來,把年輕一代的杰出學者們推上去。在汪景琇院士看來,雖然自己沒有親身參與到天文事業的奠基和國家的重大設備研發過程當中,但是默默無聞地做研究工作,把研究工作做好便是自己的職責。
貴州師范大學2020級南仁東班全體同學合影留念。
汪景琇希望廣大青年朋友樹立遠大的理想,聽黨話,勵志服務人民,報效祖國,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他強調當代青年一定要有遠大的志向,不怕挫折,不怕苦不動搖,一個人沒有理想不行,有著遠大的理想就有動力。這個遠大的理想,就是要把我們國家建設為繁榮富強、科學文化高度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聆聽完南仁東班學子的發言后,汪景琇鼓勵:“南仁東班整個進步成績都令我非常高興,作為一年級的同學一定要學好專業課,同時也希望你們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關心科學進展,科學是相通的,同學們不要局限於自己的專業范圍,早一點介入相關專業。”
在汪景琇院士的親身講述和與同學們的交流過程中,南仁東班的同學們充分感悟到青年一代要樹立遠大理想,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立足於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將會砥礪奮進,奮發有為,譜寫一首跨越時代的青春華章。(文/圖 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