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大數據讓城市服務更“智慧”

李宇

2021年04月22日08:4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乘地鐵時,站在閘機前刷臉即可通行。”在貴陽地鐵1號線清水江路站,貴陽市民王巧來到進站口,摘下口罩,“滴”的一聲過后,順利實現進站﹔到達目的地時,也隻需刷臉出站,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后台會根據進出站點距離計算出行費用,在手機APP上自動完成扣費。

在貴陽地鐵站,市民正在刷臉進站乘車。趙妍迪攝

這樣的生活場景,在貴陽較為常見,只是貴陽推動“大數據+實體應用”的成果運用之一。就醫挂號不用排隊、看病費用一鍵付清﹔打開手機APP,搜索查詢目的地停車位,不用再花時間尋找停車位﹔辦理營業執照,隻需網上填寫申請資料並提交,隨后“坐等”營業執照郵寄上門……

作為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以大數據為引領,貴州貴陽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讓大數據從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組數據表明:“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貴陽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1649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21年貴陽市《政府工作報告》表明,“十三五”時期,貴陽市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117個,電信業務總量達到873.1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雲比例超過85%。隨著大數據產業在貴陽落地生根,圍繞大數據政用、商用、民用等領域,貴陽市不斷挖掘大數據潛能,延伸數據觸角,拓展大數據應用場景,讓城市服務更智慧、更便捷。

瞄准“痛點” 大數據應用提升城市服務能力

在貴陽,“行路堵”“停車難”曾是每個車主共同的“痛點”。以貴陽市觀山湖區世紀城小區為例,該小區共有22個組團,住戶超過15萬人,但停車位不足3萬個,加上路邊停車位,依舊不能滿足業主和商戶們的停車需求。

一輛汽車正駛出貴陽市觀山湖區一家共享停車場。人民網 李宇攝

如何利用現有停車位,解決停車難題?2015年,貴州車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車秘科技”)利用“5G+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手段,打通停車場信息孤島,盤活停車位資源存量,提高閑置停車位利用率,打造的車秘科技共享停車模式深受市民喜愛。

車秘智慧停車大數據平台。車秘科技供圖

上午8點,家住觀山湖區世紀城小區的居民劉鴻將車開出停車場后,隨后他將車位發布在“掌上車秘”APP上進行共享,不一會兒,劉鴻的手機上收到短信提示:您的車位已被預訂。

“車秘科技通過將業主車位閑時共享的方式,實現了路面停車向室內停車的轉化,有效緩解世紀城停車難及停車亂象問題。”車秘科技創始人馮建波表示,當前,車秘科技在貴州用戶超過45萬人,在貴陽市域城區范圍停車場近300個,市民出行過程中可以根據目的地距離,用手機APP查找最近的停車位完成線上提前預訂,讓出行不再為找停車位而浪費時間。

實現車位共享只是貴陽在推進大數據+實體過程中,瞄准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短板和突出問題,全面提升面向全國的算力服務、交易服務、安全服務和人才服務能力所做的舉措之一。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貴陽市率先對群眾和重點行業領域發起挑戰,不斷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其中,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工作人員給消火栓進行智能化改造。貴州新能源公司供圖

“在智慧消防數據監控平台上,所有消火栓栓體位置、水壓大小一清二楚。”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維懿表示,有了這套系統,消防員可以隨著查看離災情最近的消火栓位置,為及時扑滅火情贏得了時間。

通過對城市市政消火栓的智能改造,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免費用水及偷盜水水量,另一方面通過對消防管網的壓力監控也能降低管網的物理漏損量,對供水企業降低產銷差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智慧消防數據監控平台正處於試運營階段,將率先改造貴陽觀山湖區685個消火栓。

破解難題 “線上辦理”增進政務服務效率

2020年5月初,從廣州返鄉創業的吳軍計劃在貴陽開辦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公司,需要辦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証。在進入貴陽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后,吳軍按照相關提示操作,不到20分鐘就提交完申請材料。半個小時后,吳軍便收到“審核通過”短信。一天后,吳軍如願拿到了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証。高效的辦事效率讓吳軍直呼:“真是太快了!”

各自搭台,分頭唱戲,這曾是政務部門信息化建設的“症結”。如何破解?貴陽市緊緊抓住大數據發展機遇,整合部門資源,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搭建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讓政府數據“上雲”、政務服務提質,為群眾和企業辦事帶來更多便利。

2019年9月,貴陽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上線運行。該平台統一優化全流程各環節辦事功能,無縫對接與各個環節相關的業務辦理系統。截至目前,貴陽全市政務系統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外網全聯通,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

在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的基礎上,貴陽不斷優化流程、減少程序、壓縮時限,不斷跑出行政審批“加速度”: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如今,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已經成為貴陽城市發展中“智能、智慧”的重要標簽。

“我們去年申報項目都是在網上進行,再也不用朝著人工窗口跑。”去年年初,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向貴州省工信廳申報了一個十大千億級產業振興專項技術創新項目。得益於貴州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專項管理系統,該公司從項目的申報准備、表單填寫到最后的申報成功,一系列工作都是在網上開展,整個流程下來,線下跑腿次數沒超過3次。

近年來,大數據各類業態在貴陽加快集聚,小到社區智慧門禁,大到“一雲一網一平台”建設,貴陽不斷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推進政府數據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互聯互通,讓群眾心裡“更快”“更精准”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多。

用好數據 打造高質量發展“數據引擎”

大數據作為貴州的“三大戰略”之一,貴州依托自然環境和能源資源的先天優勢,“無”中生“有”,搶先站上大數據的風口,作為省會城市的貴陽首當其沖,始終堅持高標准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省會城市的示范帶頭作用,當好全省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在大數據發展中主動搶抓機遇、搶佔先機,數字經濟增加值逐年提高。

2013年,“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揭牌成立,拉開了貴陽發展大數據的序幕﹔2018年,貴陽市新經濟(以大數據、大健康、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1%﹔2020年,貴陽市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1649億元,同比增長10.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8.2%。在沒有可借鑒范本的情況下,貴陽市數字經濟的崛起,充分說明大數據給貴陽發展帶來的新動能,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貴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以大數據“百企引領”行動為引領,貴陽貴安建立“雙百企業庫”(每年培育100戶初創型企業、100戶成長型企業),其中包括滿幫集團、貴州白山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匯聚了華為、騰訊、英特爾、戴爾、思愛普等一批國際大數據龍頭企業,為貴陽貴安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挖掘數據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與人才支撐。

有了人才和技術支撐,貴陽在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也在不斷發力。2018年,為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貴陽提出“建設數博大道、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博會”的構想並進入實施。在數博大道總長約20公裡的道路兩側,將聚集著全球頂級大數據產業,兼具創新、生態、展示、體驗和智慧等功能﹔市民無需大費周章,便可與大數據親密接觸,享受其發展的最新成果。

不僅如此,2015年以來,貴陽在大數據領域頒布了3部大數據地方性法規,全球首部大數據專業工具書《數典》發行,建成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首個地方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首個大數據交易所,成為首個國家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示范試點城市,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通過驗收。大數據產業發展實現從“風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勢”的精彩“三級跳”!

如今,貴陽市數博大道建設如火如荼。並定下“十四五”發展目標: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加快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更具帶動力的“火車頭”。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貴陽市市長陳晏表示,“十四五”期間,貴陽將以大數據引領創新發展,高質量建設創新型中心城市。通過深入實施“萬企融合”行動,培育一批大數據與金融、物流、旅游、商貿、教育、醫療等服務業相融合的應用場景,提升數據服務應用水平,力爭到2025年,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0。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