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優特精做文章

——六盤水市堅持把壩區建設作為鄉村產業興旺主要載體

2021年04月20日08:55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勇勇 通訊員 孫大方

春日的涼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在六枝特區木崗壩區抵簸村,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仿佛給大地蓋上了金黃的被子,來賞花的游客一波接著一波。

今年,抵簸村油菜花面積1500余畝,村民緊抓“花”經濟做文章。“油菜花開了,家裡養的蜜蜂飛去採蜜,能釀出好蜂蜜,賣上好價錢。再加上游客來了,我們可以賣些炸洋竽、涼粉賺錢。等花期過了,還可以賣菜油,又有一筆收入。”抵簸村村民潘文樂說。

壩區產業興,在六盤水市各壩區,獼猴桃、刺梨、茶葉、蔬菜、中藥材等作物長勢良好,六盤水以“於不可為處有為”和“有舍才有得”的辯証思維,將縱橫阡陌的壩區打造成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近年來,六盤水市始終堅持把壩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載體、主戰場、主平台、突破口,作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加速器,始終瞄准“優”“特”“精”做文章,大力發展獼猴桃、茶葉、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主導產業。

在壩區建設中,六盤水探索創建了“四個結合”(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與區域、與農業園區、與全鏈條打造、與現代農業發展結合起來)和“四良配套”(良種產良品、良田出良產、良法求良效、良酬引良才),扎實推進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同時,六盤水以“五有五率”(五有:有機構專班、有經營主體、有配套設施、有指標調度、有督查通報。五率:土地流轉(入股)率、產銷對接率、耕地產出率、農民收入貢獻率、產業參保率)調度指標體系,確保壩區高效主導產業落地一個、成功一個、壯大一個。

春日裡,一個個壩區如同“大盆景”,鮮花爛漫、游人如織﹔一個個壩區如同“聚寶盆”,高效作物在肥沃的土地上拔節生長。目前,六盤水市已成功打造省級樣板壩區7個,省級達標壩區21個。累計種植各種經濟作物9.01萬畝,其中蔬菜2.59萬畝、食用菌922畝、草本中藥材3563畝、水稻1.956萬畝、獼猴桃等其他農作物3.92萬畝。

通過完善壩區產銷對接機制,確保壩區農產品種得出、銷得了、賣得好,實現產銷兩旺。六枝特區龍河壩區獼猴桃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直供基地名單,木崗壩區蔬菜進入廣州市場,大用壩區食用菌進入貴陽、四川、重慶市場,郎岱、啊啷、大河、大橋等壩區成為學生營養餐的直供基地。

此外,在各壩區,通過深化農村“三變”改革,盤活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推動資源集中、資金集中、勞動力集中,實現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推動產業從分散布局向集中連片轉變、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從單一種植養殖向融合發展轉變,根本上解決基地分散、規模小、產業聚集度低的問題。在做強做大產業的同時,讓農民在產業鏈、利益鏈中找准位置,找到收益。

如今,全市46個壩區宛如一個個“綠色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未來,六盤水市將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推進壩區農業產業發展,打造一批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壩區樣板,提升壩區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