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安招果洞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1年04月14日08:06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舒暢)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貴州貴安招果洞遺址入選,這是貴州考古史上第七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一重大考古發現,為研究西南地區早期人類居住活動、進一步復原史前社會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2020年國內重要考古成果眾多,競爭激烈。貴州貴安招果洞遺址文化堆積,從距今四萬年延續至兩千年前,跨越了整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在終評中脫穎而出。據悉,該遺址位於貴州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招果組。2016年至2020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經過5年的考古挖掘,相繼出土百余件遺物,發現51處用火遺跡、2座墓葬,大量石制品、磨制骨角器,以及和人類活動有關的動植物遺存,曾多次引發學界及公眾的諸多猜想和思考。

在貴安招果洞遺址發現的一萬多年前的磨制石器,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通體磨光石器之一﹔遺址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用火遺存最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發現了一萬多年前的墓葬和隨葬品,是中國南方最早的墓葬遺存和隨葬行為之一。此外,遺址也是中國目前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雲貴高原乃至全國,都極為少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辦公室點評:“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反映了洞穴遺址以其地層堆積延續時間長、比較完好地保留遠古人類棲居遺跡的特點。”

該遺址是黔中地區人類活動的最早証據,對於建立黔中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對全面了解低緯高原喀斯特山區的人類特定適應性生存策略,以及研究中國南方低緯高原山區古人類對氣候劇變的適應策略,也有開創性意義。

據了解,貴安招果洞遺址是繼1993年盤縣大洞遺址、2001年赫章可樂遺址、2005年威寧中水遺址、2013年遵義海龍屯遺址、2014年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2016年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后,貴州考古史上第七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