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水電工程大壩拔地而起

2021年04月10日08:39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李蘭鬆

西南腹地,水能“富礦”。貴州境內河流密布,總長1萬多公裡,水能資源豐富。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形,建高壩難度非同一般,一代代水利人不懈努力、開拓守成。一批在省內外、國內外均有一定先進水平的水電工程大壩拔地而起,貴州水電工程的飛速發展、穩步建設,為全省發展穩定貢獻了力量。

先后建成的烏江支流貓跳河梯級水電站和珠江上游南盤江天生橋二級水電站,烏江支流三岔河上的普定水電站和烏江干流上的東風、洪家渡、引子渡、烏江渡、索風營、構皮灘、思林、沙沱等水電站,珠江上游北盤江上的光照、董箐、馬馬崖一級水電站等,不僅刷新了不少全國和世界性記錄,也為國家“西電東送”提供了堅強保障。

1958年8月15日,當時貴州省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貓跳河一級紅楓水電站破土動工,喀斯特岩溶地區建設水電站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

1960年5月29日,貓跳河一級電站紅楓發電站正式發電,裝機容量2萬千瓦,這是貴州省第一座中型水力發電站。此后,陸續建成了7座水電站,總裝機27.7萬千瓦。貓跳河流域水電梯級開發開創了在岩溶地區筑壩建庫的先例,7座壩型各異的水電站被譽為中國大壩設計“博物館”和“流金溢彩的藝術長廊”。

貓跳河梯級電站建設者的精神並不是特例,在烏江渡水電站工程,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在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奮斗后,攻克岩溶地區修建大型水電站的一系列重大技術課題,電站系列設計、施工技術對我國岩溶地區水電工程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

烏江是貴州省第一大河流,發源於貴州西部威寧自治縣烏蒙山東麓,橫貫貴州中部和東北部,烏江多年平均流量1650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520億立方米,接近黃河水量。在貴州境內比降為2.33米/公裡,落差2036米,水能蘊藏量754.9萬千瓦,是中國“水電富礦”之一。

烏江水電工作者以科學的精神、創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和攻堅克難的意志,先后攻克了開發岩溶地區水能資源的地質勘探、水庫防滲、高深峽谷的樞紐布置、大流量泄洪消能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在岩溶發育的烏江干流上,自力更生地成功建成了庫容23億立方米、壩高165米的烏江渡水電站。

1980年1月,首台機組投產,此后,第2、3台機組也分別於1982年、1983年投產。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效益,擔負著貴州電網調峰、調頻的任務。烏江渡水電站建設之初總裝機容量為63萬千瓦,而當時貴州省水火電總裝機容量僅有140萬千瓦,烏江渡水電站就佔了約45%,在貴州電網中發揮著骨干作用。

作為我國在大陸岩溶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擁有165米的大陸岩溶地區第一高壩,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優秀工程勘察金獎、設計金獎。為烏江水電開發樹立了第一座“裡程碑”,從此掀開了烏江流域梯級水電開發的磅礡篇章和壯麗畫卷。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