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經驗被寫進中央文件和農村土地承包法,一項項農村改革開花結果——

湄潭土改改出穩穩的幸福

2021年04月09日09:04  來源:貴州日報
 

雨后,湄潭縣抄樂鎮落花屯居楠木橋寨龍塘組58歲的村民吳永華走出自家兩樓一底的黔北民居,沿著黝黑的柏油馬路走向茶園。看到剛採過的茶樹上又冒出了新芽,吳永華笑了:“這茶樹就是‘搖錢樹’,隻要勤快肯干,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一家五口7畝地,除了自家發展茶、辣椒、水稻產業,其余兩畝流轉給公司種植精品水果,一年土地上的收益接近4萬元。“我家是地道的農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根穩了,心就安了,就有了底氣發展其他產業。”吳永華說,靠著前些年在農業上的積蓄,買了輛貨車在工地上拉貨,蓋起了新房,日子越過越紅火。

4800畝茶葉、3200畝辣椒、1200畝精品果蔬、400畝特色稻米、390畝烤煙、102畝花卉苗木……隨著一個個致富項目落地生根,去年,落花屯居人均收入達14380元。

不斷變化的增收致富數據,離不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湄潭縣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任陶通艾告訴記者,全國農村承包地下戶后,農村承包地三五年就要調整,減少人口要退出承包地,新增人口要重新獲得承包地。由於退出承包地一方退出的都是些邊角土地和出產較差的土地,而新進承包地一方則想要獲得耕作方便、產出較高的承包地,所以每一次調整承包地都在矛盾中進行。同時,由於農民對土地承包沒有預期,都不願意在土地上進行投入,耕地產出率越來越低。

吳永華清楚地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群眾生產積極性,但“增人要增地、減人要減地”的矛盾卻很突出。“政策不穩,大家心頭慌,害怕修繕養好的土地被收回,都是在薄地裡種點包谷,一年到頭飯都吃不飽。”吳永華說。

調整承包地,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1983年冬天,湄潭縣楠木橋生產隊24戶村民在一間四處透風的油坊中,圍著火塘爭論了三天三夜,吳永華也跟著父親參與其中。

“那麼冷的天,吵了幾天也沒有結果。德高望重的大隊老干部余忠華說,干脆就來個‘生不添、死不減’,有本事好好培養孩子讀書走出大山。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贊成。”吳永華回憶道。

這個吵出來“生不添、死不減”的“土法子”,穩定了人口和土地之間的權利關系,讓群眾吃下定心丸,開始精心管理自家土地,糧食產量迅速增長。

1987年,國務院確立湄潭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重點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及農產品商品基地建設的實踐經驗。數年后,湄潭形成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首創經驗,被寫進了中央文件和農村土地承包法。

更為可喜的是,“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激發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多種產業轉移,試驗區鼓勵農民開發非耕地資源,在利好政策下,農民積極開荒種茶,放手經營,逐步建成了湄潭縣60萬畝茶園。

龍塘組村民楊朝品家確定了近4畝田土后,積極響應號召開荒,如今5畝茶園收益可觀,土地收入有4萬多元,兒子在外地辦起了工廠,每年也有20余萬元收入。“當初分到的土地養不活一家人,不過政策活了,路子就多了。我們當起了茶農,吃上了‘茶飯’,賺得一年比一年多。”楊朝品說。

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湄潭縣搶抓機遇,借助生態優勢,舉全縣之力發展茶產業。茶產業現已成為湄潭縣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綜合收入超過百億元。

發展不止步,改革不停歇。湄潭縣又先后承擔了17項農村改革課題,其中“均衡減負、戶戶減負”規范了農業稅征收並推動了國家農業稅全面減免﹔“兩減兩增三在村”開創了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先河,為駐村第一書記提供實踐范本﹔“三轉移三集中”探索出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四確五定”推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動了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權同價同入市……

持續推進的農村改革試驗,為釋放土地活力、減輕農民負擔、規范農村分配關系等奠定了堅實基礎,讓湄潭縣舊貌換新顏,走出了一條綠色崛起的小康之路,當地群眾收獲著穩穩的幸福。(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錢誠 王 丹靈)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