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唱大戲” “詩和遠方”看劍河

2021年04月01日14:3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黔東南日報消息:4月1日,黔東南日報發布《文旅融合“唱大戲” “詩和遠方”看劍河》,內容如下: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來了,樹葉綠了,花朵綻放了。隨著旅游景點的打造和運營逐漸成熟,到劍河鄉村感受天然氧吧、呼吸新鮮空氣、體驗民族風情的游客越來越多,而劍河也熱情地張開雙臂,歡迎新老朋友的造訪。

品牌引領,深挖文旅資源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推動文旅融合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滬昆高速、滬昆高鐵、廈蓉高速、貴廣高鐵、思劍高速、劍榕高速的相繼通車,作為黔東南版圖最中心的劍河自然而然成為本地區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接待游客量大幅增加,迎來了依靠良好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的大好時機。

劍河縣旅游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依托百裡原始森林走廊,謀劃森林康養、徒步探險等項目,大力培育自駕游、康養游、節慶游產品,令旅游者向往。根據省旅游資源大普查,該縣旅游資源單體共782個,入級旅游資源總數567個。

在深挖文旅資源的同時,劍河以“仰阿莎”文化品牌為引領,加大對縣城、溫泉、民族村寨等品牌景區的打造力度,劍河溫泉文化旅游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昂英村、屯州石板苗寨、巫包紅繡之鄉、仰阿莎文化旅游景區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縣發展旅游接待賓館200余家,培育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戶(農家樂)37家,培育標准級以上村寨22個。

近年來,劍河縣圍繞“一鄉一節”民族節慶活動,持續推進“仰阿莎文化”、“苗疆聖水溫泉”、“苗族水鼓舞”、“劍河酸湯魚”、“苗族錫繡”、“苗族紅繡”、“苗族服飾”等文化旅游品牌熱度,提升該縣文化旅游核心產品競爭力。2017年以來,該縣先后獲得了 “苗族水鼓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生態功能縣”、“中國溫泉康養城”、 “中國十佳溫泉旅游目的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等榮譽稱號。

基建護航,保護特色文化

劍河縣以“旅游富縣”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三大戰略之一,按照“把整縣作為旅游景區建設”的思路,科學謀劃縣城“一江兩岸、兩翼齊飛、東拓西展、功能完善”旅游總體布局。以打造“仰阿莎”旅游文化品牌為依托,以溫泉為龍頭,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資源整合開發力度,完成了劍河溫泉文化旅游景區升級改造,同時深化“旅游+文化”“旅游+溫泉”“旅游+農業”“旅游+鄉村”的融合發展,建成仰阿莎文化主題公園、仰阿莎女神雕像、清江閣游客服務中心、仰阿莎文化主題燈光秀、入城景觀大道、溫泉換乘區、屯州石板苗寨旅游景區、江北岸游客服務中心、智能停車場、華潤希望小鎮、溫泉隧道等重點項目,溫泉品牌進一步唱響,產業布局不斷優化。

文旅融合,讓旅行不再只是走走停停,而是參與其中,讓游客在游玩中有所學、有所獲。

“真的很神奇,在課堂上隻看到圖片,在這裡可以隨地看到實物。”“來,各位跟著我往上數,3萬年,6萬年,9萬年……走完這些台階,就算我們今天一起參與見証了這個寒武紀……”近日,在劍河縣八郎古生物化石保護區,管理員劉鋒帶著游客們正走在劍河“金釘子”剖面的石階上,不時給游客科普地質學知識。

漫步在“化石上的苗寨”,參觀化石陳列館、學習科普知識,體驗野外科考魅力,這是近段時間許多省內外游客到國家地質公園劍河縣八郎古生物化石保護區研學旅游的別樣打卡方式。

據劉鋒介紹,劍河八郎古生物化石群是世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三大遺址之一,也是貴州苗嶺國家地質公園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內含有3個世界級的生物群和一條國際成型標本剖面——“金釘子”。這裡地層出露連續,發育良好,門類眾多,化石豐富,居全世界同類型的第三位。2018年中國第11顆“金釘子”正式落戶劍河后,當地成了國內外眾多學者、游客研學旅游的熱門地。

龍頭帶動,謀取文旅“錢景”

文旅融合,如何走向更詩意的“遠方”?劍河縣委、縣政府深知,把文旅“家底”有效轉化為旅游消費活動是關鍵。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在劍河,通過文旅融合,不少村寨、百姓通過開辦農家樂、發展特色文化體驗、售賣農特產品等途徑,感受到了旅游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清燉土雞、臘肉炒蕨菜、清炒土豆絲、涼拌折耳根……”記者來到岑鬆鎮溫泉坳一家名叫錦繡苗鄉的農家樂,老板娘范代芝正高興地接電話,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筆在單子上記下客人所預定的菜品。她說,除了豐盛的本地特色菜,還特意為客人准備五彩糯米飯、挂紅蛋、攔門酒、苗族特色歌舞表演等民族文化習俗體驗項目。2017年10月1日,該縣利用歷史基礎與天然資源,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准規劃建設的劍河溫泉城正式營業。“劍河溫泉是貴州省著名的三大天然溫泉之首,是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被譽為‘美人湯’和‘痛風湯’,因為優質的溫泉和優雅的環境,很快迎來眾多游客。”仰阿莎溫泉小鎮行政人事經理楊政委介紹道,仰阿莎溫泉小鎮溫泉出水口水溫常年保持在53攝氏度,屬於高熱氡硫泉。

隨著景區的游客量增多,位於景區附近的錦繡苗鄉農家樂“近水樓台先得月”,范代芝憑借著自己精湛的廚藝和獨具特色的體驗風格,她家的農家樂經營得有聲有色。“現在景區的游客多了,我們家的生意不錯,聘請幾個姐妹到店裡幫忙,一個月也給她們3000塊錢左右的工資,有時候還接待旅游團,忙起來還得請臨時工。”范代芝笑著說。

在劍河,類似錦繡苗鄉農家樂的經營模式還有很多。近年來,劍河把鄉村旅游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核動力”,鼓勵和支持發展鄉村民宿、農家客棧,實現鄉村旅游“強起來”、經濟“火起來”、群眾“富起來”。

“目前我們在鄉村旅游的‘樂’字上下功夫,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鄉村民俗為主要特色,適當種植果蔬品種,滿足不同時間段游客的採摘需求,通過採摘、觀賞、食宿一條龍服務的體驗農家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劍河鄉村收獲快樂。”劍河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甄映花說,下一步將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加快旅游產業化步伐,促進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詩”與“遠方”中,劍河優厚的民族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優良的人居環境被社會各界廣泛知曉並傳播,成為劍河一張張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靚麗名片。(黔東南日報 余天英)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