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無恙,英雄不朽。
3月31日,結合全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的要求,紅花崗區委組織部(老干部局)組織全區離退休老同志在紅軍山烈士陵園,舉行紅花崗區老干部“知史愛黨·緬懷先烈---我們的節日·清明”祭掃活動,全區各鎮(街道)、區直部門等離退休干部代表120余人參加了活動。
活動現場。
銘記英雄,是最好的致敬。在紀念碑前,老同志們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默哀、重溫入黨誓詞,以此緬懷革命先烈。
區委黨校老師謝琴為老同志們講述了《紅軍薩的故事》。
“1935年,紅軍長征來到遵義的時候,駐在遵義城南的桑木埡的一連隊,有一位年輕的衛生員,為了給當地百姓治病,他掉隊了,未能趕上大部隊,在追趕部隊的途中被土匪殺害,聞訊而來的群眾滿含悲憤把衛生員埋葬在桑木埡……”
默哀。
“衛生員龍思泉革命烈士,用他年輕寶貴的生命踐行了什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紀念碑后面這片英烈牆上,在這麼多烈士中,留下姓名的隻有10多名烈士,有更多的英雄長眠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他們沒有留下姓名,他們隻有一個名字——英雄。”
紅色故事是最生動的教材。老同志們屏住呼吸、認真聆聽,回望那段崢嶸歲月,重新感受革命先烈們的豪情壯志,既是追尋英雄精神,也是尋找紅色基因的傳承力量。
“每次來緬懷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老同志們深有感觸的說。
宣誓。
硝煙散盡,豐碑永存。長眠在紅軍山上的烈士們,用他們的忠誠永遠守護著遵義這塊紅色土地。
今年,紅花崗區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開展的清明節祭掃活動分為“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目前,線上祭掃達2821人次。(文/圖 劉紅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