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頌·烏江之變】

貴州平壩:用活水資源 全域綠富美

王秀芳

2021年03月30日08:3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航拍石朱橋水庫。蔡連素攝

岸上花紅柳綠,橋下流水潺潺。陽春三月,安順市平壩區楊柳灣濕地公園內賞花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數十公裡外,群山環繞的石朱橋水庫如碧似玉,令人心曠神怡。

“通過打造濕地公園、修建水庫等形式,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確保‘人水和諧’。”安順市水務局副局長陳先進表示,多年來,安順市牢固樹立人文系統與水系統和諧共處的思想,堅持優水優用,探索出了一條水資源保護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雙贏路子。

航拍楊柳灣濕地公園。瞿宏倫攝

精准施策,臭水溝變身濕地公園

“2017年以前,這裡污水橫流,大家都繞著走。”提及楊柳灣濕地公園的“前身”,平壩區塔南社區黨支部書記謝周英連連搖頭。她說,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城市環境的“宜居性”要求越來越高,污水橫流的居住環境隻會讓人避而遠之。

如何治理城區水污染,讓環境更宜居?2016年7月,平壩區水務局委托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城區防洪及水環境綜合治理進行規劃。2017年1月,平壩區啟動城區防洪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一期)項目建設,治理起點為東門河平引路與天馬路、青黃高速橋交匯處,終點為槎白河與貴昆鐵路橋交匯處,主要建設楊柳灣濕地公園及河道河堤砌筑、清淤、沿河兩岸污水管道鋪設安裝等。

作為平壩城區防洪及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的重點項目,楊柳灣濕地公園充分保留和利用槎白河兩岸自然植被的同時,對槎白河進行河道疏浚、加固改善兩岸堤防、改建橋梁、新建防汛搶險道路,並在兩岸植樹造林、建人工濕地和構建水景觀。另外,工程還採用雨污分流及污水治理的方式,使貫穿全城的槎白河流域水體得到全面改善。

“小時候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好,我們經常下河捉魚。現在的環境比小時候還好,飯后走一走,感覺全身都舒坦。”家住楊柳灣濕地公園附近的邱世平老人告訴記者,自己是“老平壩”,正是看中了這裡優美的居住環境,才在外地退休后就選擇在附近買房養老。

從“被人嫌”到“惹人愛”,塔南社區通過濕地公園建設,有效改善了水體水質,在給市民提供舒適休憩環境的同時,有力提升了平壩城區生態文明城市的形象,一舉兩得。

楊柳灣濕地公園散步的老人。林劍攝

新建水庫,城鄉居民用水有保障

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庫少的現狀決定了貴州豐水又缺水的特質,如何留下區域有限的水資源是貴州水利人永久的課題,平壩區也不例外。

“一直以來,平壩中心城區和周邊鄉鎮近10萬人生產生活用水和5100畝農田的灌溉都是當地黨委政府和百姓的心病。”陳先進介紹,為徹底解決城鎮居民生產生活和農田灌溉用水,安順市水務局在貴州省水利部門的支持下,於2012年11月開工建設石朱橋水庫項目。該工程歷時26個月,於2015年12月成功蓄水,2019年正式向平壩城區及周邊鄉鎮供水。

據了解,石朱橋水庫地處烏江水系貓跳河支流樂平河上游河段,是一個以城鎮供水為主,兼顧灌溉及農村人畜飲水的綜合性水利工程。該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60.9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1284m、總庫容1264萬立方米。水庫投入運行后,有效解決了平壩中心城區7萬人和周邊樂平鎮、夏雲鎮及十字鄉片區內2.63萬人的生活用水問題,同時保証水庫下游5100畝農田灌溉用水。

“以前沒水灌溉,每年生產的糧食都不夠吃,還要到外面買。現在不缺水了,種子也比以前高產,我們就能把多余的糧食換成錢,讓腰包越來越鼓。”村民謝座發望著金燦燦的油菜花田,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水利興、百業旺。隨著石朱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投用,平壩區近10萬城鄉居民有了穩定水源。看著一條條排灌渠暢行田間地頭、一片片農田碩果累累、一張張燦爛笑臉喜迎豐收,讓人不由感嘆,在水利精准扶貧的強力支撐下,黔中大地一幅“村因水美、業因水興、民因水富”的幸福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