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自掃“門前雪” 亦管他人“瓦上霜”

——大方縣鼎新鄉“雙管齊下”打通環境衛生整治“任督二脈”

2021年03月10日13:3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鋪設道班至鼎新公路瀝青。李蕾攝
鋪設道班至鼎新公路瀝青。李蕾攝

“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就打掃一遍室內外衛生,看著哪兒都干淨了,心裡才舒服。”鼎新鄉新場村后麻窩組正在院裡修枝剪芽的村民張澤華說。

“老張出門干活前,不把院子內外清掃一遍,他是不會走的,他細心到連花盆底下的細泥土都不會放過,衛生意識已根植到他骨子裡了。”張澤華妻子補充道。

富而思潔、富而思美,在鼎新,像張澤華戶一樣注重環境衛生的村民不計其數,大家以美化家園為榮,在環境衛生整治上你追我趕,在彝鄉苗地卷起一股文明和諧之風。

“農貿市場取締‘馬路市場’還路於民、新修停車場解決停車難、每月一次的衛生評比讓村民你追我趕……‘硬件’的改善、‘軟件’的推行,激發了大家整治衛生的熱情,紛紛以爭做文明有禮鼎新人為榮。”言語間,鼎新鄉整治辦負責人曾旋頗為自豪。

“通過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全民參與和管好他人‘瓦上霜’的政府主導相結合方式,打通了衛生環境綜合整治‘任督二脈’。”言及衛生整治的做法,鼎新鄉武裝部長黃錦富很有成就感。

全民參與 各人自掃“門前雪”

三月季節,春風拂面,漫步鼎新鄉集市街道,抑或鄉間小徑,隨處可見村民撿拾垃圾的身影。

“政府的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大街小巷開展環境衛生清掃,我們也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按照‘門前三包’,自覺打掃門前衛生,引導來店人群不亂甩煙頭。”中心集鎮紅太陽超市老板劉超群說道。

“建設優美、舒適的家園是我們的所期所盼,作為鼎新的一員,整臟治亂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將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講文明、作表率、樹新風。”中心村老街組村民王順友言道。

衛生整治不但清潔了街道衛生環境,也清理了廣大群眾的陳舊思想,環境衛生整治從以前的‘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政府主導 管好他人“瓦上霜”

鼎新鄉屬革命老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人居環境任重道遠。為營造干淨舒適的宜居環境,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美化鄉容鄉貌,鼎新鄉認真把脈,找准問題根源,千方百計解決基礎設施短板問題。

找准歷年來制約交通堵塞的根源,對症下藥,新建佔地33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一座,將原來的農貿市場進行搬遷﹔在中心集鎮新建五處停車場,設置停車位500個,對道路破損嚴重人民西路進行改造升級﹔在集鎮交通要道安裝電子高清監控違停抓拍系統,對違章車輛進行電子抓拍。通過“陸空”立體聯動,疏通了集鎮交通“脈道”,蝶變出安全、有序、暢通的新面貌,集鎮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迎來前所未有的蛻變。

建成進寨路22.6公裡,啟動了后化線、馬場至鼎新主路維修,實施“三改兩硬化”,其中:改廁2326個,改廚2720個,改圈972個,院壩硬化50290.716平方米,入戶路硬化654戶21022.44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臟亂差”的基礎設施短板。

以“三個一元”為抓手,制定了《鼎新鄉環境衛生考核辦法》,對各村各單位實行黃、黑牌挂牌管理。同時,在各村每月開展一次“衛生星”評選,對於評選上的星級戶,發放代金券。通過塑典型、找示范影響更多的群眾自覺改變不良習慣。投入5輛垃圾車、聘用8名保潔員負責中心集鎮衛生整治。在12個村(社區)共聘用了454名護寨員、78名督導員全天候對村組道路進行保潔。

此外,各村還充分利用大喇叭、群眾會等方式,大力宣傳健康衛生、文明創建、移風易俗知識。對衛生搞得好的村民進行表揚,對不講究衛生、不愛護環境、不遵守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批評教育。積極引導群眾改變陳規陋習,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在政府主導下,在文明禮儀新風的浸淫下,各家各戶掃好“門前雪”的同時,紛紛自覺參與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整治。

“村裡把我家評為‘衛生星’,給我發放代金券,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今后,我將繼續參與公共區域衛生的整治,讓整個村子成為有品位、有活力的生態宜居鄉村。”水塘村嘎落組村民楊明學如是說。

在整臟治亂如火如荼的大潮中,人人爭做環境守護者,個個爭當文明有禮鼎新人。如今,一條條道路干淨整潔,一戶戶人家窗明幾淨,一張張笑臉幸福溫馨,處處洋溢著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勃勃生機。(李蕾)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