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景區 發展與生態同保護同規劃

2021年03月01日08:40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環境變干淨了,規劃更合理了,景區真是大變樣!”上海游客陳紅容5年前到過梵淨山,“那時景區雲梯很陡,路又窄,還沒開始爬,看著腳都發軟了。”

“今年再來,萬步雲梯有了新的名字——梵淨山健身步道。”陳紅容說,“許多路段都進行了加寬、加固,休整、供給、醫療救助站點也煥然一新,還多了游客休息觀光平台,增加了不少標識標牌。”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生態相融的“綠色之路”,梵淨山景區將發展與生態同保護同規劃。201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公裡,包括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印江洋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北部核心區以及東北部國家公益林三個區域,並形成一個連片整體,邊界完全重合。遺產地外圍還有372.39平方公裡的緩沖區。

“為加強梵淨山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規范資源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2019年1月1日,《銅仁市梵淨山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一管理、共抓保護、科學規劃、永續利用的原則,明確梵淨山實行分區保護管理,劃分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三級保護區。”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出台了《銅仁市錦江河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規,進一步筑牢了梵淨山生態文明建設法律底線。

據了解,自梵淨山申創5A以來,就全面啟用“全網實名制分時段票務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在全省建立了首個“雙重安檢”系統,提高了游客的購票效率。同時嚴格執行“區內游、區外住”原則,禁止游客滯留景區過夜,垃圾當日清理、當日出山。此外,還對梵淨山區生態旅游區的游客最大承載量、瞬時承載量和對資源、環境的影響等進行評估,為更加科學管理梵淨山生態游提供了依據。

2021年春節,梵淨山景區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