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分行業分領域開展警示教育 筑牢“不想腐”防線

2021年02月02日08:39  
 

“陳某銘等人違紀違法案件的教訓極其深刻,大家務必引以為戒,時刻警醒自己,不做‘案中事’,不當‘案中人’。”在安順市西秀區某國有企業組織開展的“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上,區紀委區監委有關負責人通報近年來查處區屬國有企業腐敗案件,218名黨員干部及國企人員現場觀看警示教育片,集體接受警示教育。

用好用活身邊典型案例,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是安順市深化標本兼治、以案促改,一體推進“三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年來,安順市將警示教育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分領域分行業持續開展警示教育,推動警示教育不斷精准細化、靶向聚焦。市紀委市監委各派駐機構、監督檢查室結合日常監督,通過典型案件剖析、廉政專題輔導等形式,就各行業系統、部門(單位)廉政風險點、腐敗易發多發的關鍵環節進行梳理分析和通報反饋,提升警示教育的針對性。

“黨委要如何做好日常監督管理工作,解決好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運用好‘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形態,經常性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去年10月,全市公安系統召開“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后,市紀委市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派駐第十五紀檢監察組針對公安系統以案促改工作開展“回頭看”,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督促做細做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同時,通過廉政專題輔導、談心交流的方式,傳導責任壓力,強化廉潔意識。

在分級分類的基礎上,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探索創新,改進警示教育方式方法,提升警示教育成效。關嶺自治縣針對不同領域查處的腐敗案件,分別開展了扶貧領域、教育系統等“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點名道姓通報剖析有關案件背后的問題和根源,深化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以案促責。紫雲自治縣採取“案例剖析+公開通報”的方式在鄉鎮、村居開展“一案一整改”,把警示教育大會開到群眾“家門口”。

同時,市紀委市監委採取制作警示教育片、編輯警示教育讀本、分領域分行業開展不同類別的警示教育展等多種形式,通過反面典型案例剖析還原案發現場,幫助各級各部門對照查找體制機制的不足和漏洞,推動完善各項制度,健全制約機制。

2020年,全市共開展警示教育大會41場次,3000余名黨員干部現場接受警示教育,督促問題整改188個。市級警示教育基地共開展61批次、1500余名黨員干部現場接受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做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警示教育除了要讓黨員干部受到警醒,還要通過以案促改,督促相關地方和部門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紫雲自治縣紀委縣監委針對縣農業農村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陸某某違紀違法案件,採取看表態、看行動、看成效“三看”方式,督促農業、林業、水務等3家部門推動問題整改41個,建立完善相關制度26個。

“隻有靶向聚焦、分類施教,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才能讓警示教育觸及黨員干部的靈魂深處,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增強紀律規矩意識,堅定信仰追求,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市紀委市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安順市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