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珠藏鎮轄12村2社區284村民組13566戶56311人,主要以糧、煙、油、畜等種、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生活和經濟來源。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珠藏鎮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一優二強三提升”為抓手,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
優化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為切實提升村級服務能力,提高村干部辦事效率和能力素質,珠藏鎮黨委多舉措優化調整干部隊伍。一是推進落實支書主任“一肩挑”,激發干部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熱情和擔當,帶領本村黨員群眾謀劃產業發展、豐富文娛活動,全面邁進小康社會。二是選派優秀黨員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通過縣委統籌、鄉鎮實施,共選派黨組織5名到新華村、鶴亭村、高寨坪村、豐岩村、清香村擔任總(支)書記。各支書發揮自身優勢、挖掘人力資源,凝聚村“兩委”干部力量,找准症結、精准發力,成為帶領干部群眾務實求真、推動發展的行家裡手。三是充實村干部隊伍。基於后備人才的基礎上,通過走訪了解、單獨談話、考察審查等程序選拔補充村干部12名,實現村干部任職年齡整體下降、學歷整體提升的“一升一降”總體形勢。同時動態化管理后備人才台賬,宣傳發動村級尋找發現政治立場堅定、工作責任心強、能力素質較強的返鄉大學生、農村致富能手、復員退伍軍人等分類建立台賬,目前共選拔后備干部34名(其中黨員13名)。
強化村級服務陣地。一是強化村級活動場所。經鎮黨委政府、村支“兩委”、工作隊的共同努力協調下,目前高龍村、高寨坪村、清香村、鶴亭村、新華村已新建村址並搬遷入住。所有村級活動場所的建筑面積均已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加強了村級組織服務陣地,提高了服務水平。二是強化基層戰斗堡壘、提升服務能力。村級黨組織堅持落實“三會一課”、黨費收繳、民主評議黨員等日常教育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紅色網格先鋒作用,堅持“一村一策”和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突出“三支部”服務能力,全力落實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
強化產業結構調整。按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模式,由合作社牽頭,流轉土地16000余畝,調整低效農作物5000余畝,宣傳發動群眾種植藥用銀杏、辣椒等經濟作物。現已發展藥用銀杏6000余畝,辣椒10000余畝,形成規模化、集中連片種植的“彩色景觀”,覆蓋全鎮群眾13655戶5631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329戶9033人,壯大了集體經濟。並建成銀杏烘干廠1座和辣椒加工廠1個,逐步形成訂單產業,帶動周邊群眾到合作社務工,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提升村社合一服務能力。根據《瓮安縣推行“村社合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相關文件精神,珠藏鎮按照規章流程規范組建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積極探索推動合作社實體化運行,充分發揮合作社紐帶作用,致力於幫助積累村級集體經濟,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一是全面推進村干部雙向交叉任職,利用村干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實行村“兩委”干部到股份經濟合作社擔任理事會成員,實現支書、主任、理事長“三肩挑”,目前已有65名村“兩委”干部通過選舉程序成為理事會成員。二是發揮產銷對接間的紐帶作用,對內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宣傳發動群眾轉變傳統種植模式,主導群眾擴大銀杏、辣椒等經濟作物種植;對外聯系洽談具有資質的收購企業,加速推進產業訂單化,打消群眾顧慮。同時鎮黨委通過項目申報實施,建成銀杏烘干廠和辣椒加工廠兩座加工廠,加快促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
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珠藏鎮距離瓮安縣城62公裡,蜿蜒的烏江畫廊切斷了珠藏與其他鄉鎮的陸路聯系,珠藏鎮不斷完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一是完善道路設施建設,為修通群眾的致富路,2017—2019年實施組組通194條271.25公裡,2020年實施產業路項目9個24.02公裡,同時瓮馬鐵路北延伸段(珠藏段)、S205省道改擴建、木引至金三角二級公裡建設、遵余高速建設等穿境而過,交織成一幅四通八達的路網。二是完善飲水工程建設,珠藏鎮三面環水,但飲用水資源不足,為切實解決飲水安全問題,一方面大興飲水工程,修建小型飲水工程32處、萬溪井提水工程和老廠水庫,另一方面實施人畜安全飲水項目,鋪設管道1.2萬余米,確保全鎮13566戶全部供水入戶。三是完善村級文娛場所建設,14個村(社區)全面完成村級“五小”建設,同時利用村組閑置資產建成墳林組、青坑底組等10月處文化場所,為群眾業余生活提供了場地。
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效能。珠藏鎮始終著眼於源頭治理,加強風險防控,推進法治、德治、自治同抓同管,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急難險重及時匯報”,不斷增強基層治理作用發揮,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一是發揮自治能力,推動移風易俗,結合自然村寨實際情況,組建村組理事會121個,開展議事活動148次,做到“群眾事群眾議”,推動傳統婚喪嫁娶習俗觀念轉變,成為幫助村級調解矛盾糾紛的“得力助手”。二是推動環境衛生持續整治,有了監督便有了群眾的自覺維護,在群眾的共同參與、相互監督下,村組環境衛生得到根本整治,促進鄰裡關系和諧,展現了美麗鄉村新景象。(瓮安縣人民政府網 鄧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