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目標,桐梓縣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通過平整土地、興修溝渠、修建機耕道等措施推動集約化經營,把農田質量與產業發展效益統籌起來,規模發展農業產業。
高標准農田建設讓村民更方便
桐梓縣官倉紅旗社區地裡,萬眾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忙著翻土、起壟,准備新一季的播種。旋耕機、獨輪微耕機現代農業機械,讓農民“種地一身輕”,不到半小時社員劉邦其就犁了2畝地,這都得歸功於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桐梓縣官倉鎮紅旗社區萬眾合作社社員感嘆:“以前土地小塊小塊的,機器進是可以進來,但是耗費很多時間。經過土地整治過后,大塊大塊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是以前土地沒有整治,用人工或者牛耕地可能一天就是一兩畝地 。”土地經過宜機化改造后,解決了該地塊機械難下田的狀況。
機械化准備新一季的播種
另一邊,官倉鎮羊復村的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共修建機耕道20余公裡,水渠2000多米,水池450立方米,全村農業生產煥發新機。桐梓縣官倉鎮羊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國萬表示:“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過后,成本降低了,最明顯的主要就是耕地得到充分利用,丟荒、棄耕的荒地大幅度的減少,群眾生產條件方便了,土地基本上都用起來了,土地的利用率高了。”
使用旋耕機耕地
“巴掌田”變成“大塊田”,土地成方連片,溝渠直達田間,基礎設施全面升級,高標准農田建好了。在官倉鎮羊復村大蒜地裡,羊復村10余名群眾正將採收的大蒜整理打捆,對產業的發展大家充滿信心。桐梓縣官倉鎮羊復村村民姚正美高興地說:“原來沒有路,生產條件不好,土地該丟荒的就丟了,現在我們生產條件好了,每一個地方都種上了, 現在有干勁,越做越想做,反正種好了車子直接來就拉很方便 。”
村民們正在大蒜基地勞作
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鋪就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錦繡圖,奏響了豐收的序曲。據桐梓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興科介紹:“2020年桐梓縣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35000畝,2021年桐梓縣將在風水鎮、高橋鎮、花秋鎮以及水壩塘鎮實施15000畝高標准農田建設,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能夠節本增效,實現藏糧於地的目標。”( 文/圖 陳澤珊 穆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