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實施旅游精品工程

本報評論員

2021年01月15日08:23  來源:貴州日報
 

新發展階段,旅游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從“缺不缺”走向“精不精”,從“美好風景”走向“美好生活”。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旅游業拓展了新空間,也為旅游業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貴州旅游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省委、省政府立足貴州、高點站位,以“一覽眾山小”的寬廣視野謀在高處、走在前列,印發《關於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旅游產業化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的意見》,以應對新需求、新變化。

《意見》明確:優化傳統業態,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培育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高質量實施旅游精品工程,大力推進避暑康養游、文化體驗游、鄉村休閑游、研學探險游、體育健身游同步快速發展。

實施旅游精品工程是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精”即精細、精致,“品”是品質、品牌。精品工程即要以精細、精致的工匠精神提升旅游品質、品牌。

要以精致的產品和業態助力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之貴在山地,貴州之美在山地,貴州之特在山地,要在山地旅游產品上下功夫。如今我省正加快推動“中國溫泉省”“山地索道省”建設,在全省9個市州打造“山地旅游+集散地+避暑度假”“長征文化+研學培訓+茶酒文化”“避暑康養+冰雪運動”“山地旅游+康養度假”“山地旅游+溫泉康養”“山地旅游+民族文化”“山地旅游+天文科普”“戶外運動+康養度假”等文化旅游主體功能區,既能避免省域內旅游產品同質化引起的“左右互搏”,又能亮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大眾旅游時代,“精致”需要“兩手發力”。一方面邁向高端,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帶、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帶、國際天文科普旅游帶、千裡烏江濱河度假旅游帶和民族文化旅游帶等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特色旅游帶,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完善山地文化旅游業態﹔另一方面又要面向大眾,大力發展避暑康養游、文化體驗游、鄉村休閑游、研學探險游、體育健身游等新產品,完善“流光溢彩夜貴州”品牌體系,推進國家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創建,打造精品旅游項目,推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藝產品。

要以精細的服務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做旅游就是做服務,要將提升服務質量作為重中之重,深化“六心”行動,持續推進“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建設﹔始終把“質量強旅”作為旅游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做精做細旅游服務內容,做優做穩旅游服務質量,做強做大旅游服務品牌,依靠旅游質量創造競爭優勢,不斷增強我省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全域旅游全省抓,要加快形成齊抓共管新局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做好統籌協調,努力構建各級政府部門監管、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旅游質量工作格局,以精細服務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高質量實施旅游精品工程還需在推進重大旅游項目上下大力氣,在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上做足文章,在旅游開放合作上花真功夫。相信隨著我省一批特色鮮明的度假區、旅游小鎮、體育公園、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建成,會有更多人為貴州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而點贊,為多彩貴州之美所傾倒。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